卢彦卓正在创作 在2厘米×6厘米印章上刻的《石鼓歌》 在2厘米×6厘米的印章上刻的何尊 在15厘米高的笔筒上刻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在直径0.2毫米猪鬃上刻的“印象陕西” 在直径0.15毫米牛毛上刻的“牛年大吉” 微雕也被称为“盲刻”,是雕刻艺术中最为精细的一门技艺,以手技为主,目力次之,几乎是凭感觉来雕刻,陇县东风镇下凉泉村卢彦卓就是身怀这项绝技的人。他从艺16年,能在直径0.15毫米的牛毛上刻字,通过30倍的放大镜才能看清文字。宝剑锋从磨砺出,卢彦卓究竟是如何练成这项绝技的呢?
近日,笔者前往位于市区西府老街的卢彦卓的雕刻工作室一探究竟。
裸眼在牛毛上刻字
为了给笔者展示绝活,卢彦卓先挑选出一根细可穿针的牛毛,固定在一块橡皮泥上,接着,拿起特制的刻刀,开始在牛毛上刻字。工作台前,卢彦卓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在牛毛上使用刻刀,通过微雕技术,完成了“牛年大吉”的刻字,使直径0.15毫米的牛毛成为一件艺术品,令人赞叹不已。
“我会在脉搏跳动过后的一刹那进行创作。”卢彦卓说,由于牛毛一般直径为0.15毫米,雕刻刀尖直径约是牛毛的百分之一,肉眼只能看到下刀的位置,基本靠多年来形成的感觉下刀,稍一用力牛毛就会断掉,有时要反复几十次,才能创作出一件满意的作品。
笔者看到,微雕作品中有在直径0.2毫米的牛毛上雕刻的“月是故乡明”,有在直径0.25毫米的猪鬃上雕刻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有在直径0.2毫米的猪鬃上雕刻的“印象陕西”……
雕刻路上艰难探索
卢彦卓1989年出生于陇县下凉泉村,父亲为他起名彦卓,期望他将来能够才学卓越。
谈起如何与雕刻结缘,卢彦卓说,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己小时候就对书画感兴趣,虽然没有接受正式的培训,但一有空就开始写写画画……
2005年,卢彦卓从家乡陇县到北京一家工艺品雕刻厂学习浅刻。在师傅的教导下,卢彦卓从临摹古画开始学习,一本从家里带来的《芥子园画谱》成了他反复临摹的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开始学习用刀雕刻。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学习更是如此。”这是师傅对卢彦卓的叮嘱。从基础绘画到工具制作、工具使用,再到持之以恒的反复练习,卢彦卓的手经常被刻刀划伤……
学习期间,他每个月只有月末才能休息一天,其他时间都是从早到晚反复练习各种绘画和雕刻技法。随着经年累月的练习,他的雕刻水平一点点提高,几年后,终于可以独立创作。
2015年,卢彦卓和几位师兄弟合作,开始承接一些定制的雕刻业务。他们总能顺利完成订单要求,并不断在作品中创新,渐渐在雕刻行业小有名气。其间,他们还应邀参与了一些文物修复工作。
苦心练就微雕绝活
2018年,在杭州一家微雕博物馆里,卢彦卓第一次见到了国内外多位微雕名家的优秀作品,行业前辈在各种材质上雕刻的山水、花鸟、人物惟妙惟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看到微雕大师冯耀忠的毛发微雕作品时,卢彦卓又惊又喜,如此高超、精湛的雕刻技艺,让他备受震撼和启发。他被这些作品深深吸引,并走上了毛发微雕之路。
起初的尝试并不顺利,在毛发上刻字要完全静心,连脉搏的跳动都会影响雕刻。用刀的力度很讲究,轻了刻不上去,重了毛发就会断掉。无数次失败之后,卢彦卓意识到,自己还达不到在毛发上雕刻的水平,于是他先在稍大一点的指环等物品上练习。
经过几年的尝试练习,卢彦卓越刻越小,直到有一天,可以用一根毛发,压住一行字的时候,他这才正式在毛发上进行刻字。
这些年,卢彦卓在毛发上刻字,使用较多的是质地较硬的牛毛和猪鬃,直径大约在0.15-0.25毫米之间。
十六载传承匠心
一名合格的微雕师,既要有书法绘画的功底,还要有足够的传统文化素养,有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作为一名微雕艺人,卢彦卓的爱好很多。闲下来时,他喜欢写写书法、练练绘画,唐五代的人物、宋元山水、明清花鸟,都是他学习的资料。他更是阅读了各种经典传统作品,从《论语》《春秋》《道德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有涉猎……这些爱好也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作品中也透出浓浓的文化味儿。
从艺十六载,卢彦卓很少将创作的微雕作品当作商品售卖,而是将其收集起来展览。他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雕刻这项传统技艺,希望向年轻人传递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近年来,卢彦卓的雕刻作品《高山流水》《虎啸龙吟》《十二生肖》分别获2020年陕西省玉石雕刻精品展优秀奖、银奖等奖项。“下一步,我要把宝鸡的何尊、石鼓等标志性文化符号,通过方寸印章和立体雕刻展现出来,把宝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将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卢彦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