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廉政广角
第05版:招商专刊
第06版:特稿·广告
第07版:万象影刊
第08版: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
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耕地保护
第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弘扬英模精神推进队伍整顿
宝鸡电视台2021年秦腔戏迷大赛启动
引进总投资15亿元养猪项目
果树地里种蒜苗一亩产值上万元
旱坡地变成花果园
3000名果农家门口充电
养老中心开门迎客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扶风县天度镇晁留村:
旱坡地变成花果园
本报讯日前,记者走进扶风县天度镇晁留村的千亩山楂园,只见山花开放,山楂树抽出嫩叶,一派欣欣向荣的“花果园”风光,群众忙碌着补栽树苗、锄地除草。而在之前,这里曾是当地出了名的旱坡地,群众吃水都困难。
“以前拉水吃,有些人家还有水窖。现在我们吃的都是自来水,很方便,在果园打工1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这日子挺满足的。”山楂园内,几位村民正忙着栽树、培土,面对记者采访感慨地说。晁留村地处乔山南麓缓坡地带,吃水难曾是困扰群众、阻碍产业发展的最大“拦路虎”。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推动下,从2018年开始,村上共打“罐罐井”182眼,使农业灌溉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之后又新打680米深机井一眼,建10000方蓄水池一座,使户户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结束了吃浅表高氟水的历史。扶风县鑫乔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夏政国告诉记者,过去晁留村就是因为缺水,发展特色产业难度很大,自从有了深机井和蓄水池,不仅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也彻底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千亩山楂园很快建起来了。现在长期在这个产业园干活的村上群众有123人,比较忙的时候还吸纳周边群众200多人务工,日工资不低于70元。群众在这里务工不仅能挣工资,年底还能分红。
本报记者周淑丽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