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卉
在宝鸡众多女作家中,70后杨萍的作品辨识度很高,看似普通的题材她总能从中挖掘出新意,让人眼前一亮。作为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理事、市职工作协理事,她在散文园地深耕细作,继散文《人情、酒香与墨香》获“禧福祥”第四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优秀奖之后,散文集《离歌》还获得了六维·第二届宝鸡作家协会文学奖散文奖。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令她甘之如饴,她说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阅读让她度过最美好的时光
就像绽放美丽的鲜花总惹人喜爱一样,学生时代的杨萍,常摘抄些优美的词句,然后栽种到作文里。杨萍的成长环境比较闭塞,从乡村到大山里的工厂,她的阅读仅限于课本,文学的爱来得十分迟缓。校园里流传着汪国真的诗,就连戴着黑边眼镜的语文老师,也会在正式讲课前,在黑板的右上角抄写他的诗。那种简约、直白又带着洒脱、励志和哲理的诗,激起杨萍对文学的向往,但这样的美好时光却随着老师的更换戛然而止。
“我最喜欢暑假去三姑家,她家有一个不大的枣红色书柜,鲁迅、巴金、曹禺的书都在那里。”杨萍回忆起那个没有风扇和空调的阳台一角,说道,“我坐在一个小木凳子上,读着课本上不曾读到的文章,闷热的阳台也不觉得闷热了。所以我一直把在三姑家读书,认为是我真正的文学启蒙。”
工作、结婚、生子,不料这平凡的生活却被2004年3月单位“放假”而改变了轨迹,失业、找工作、辞职、再找工作……杨萍的生活重心完全转移到了生计中,关于阅读、关于文学,变得遥不可及。直到多年后,当她能抽出独属于自己的时间思考一些问题时,发现自己需要一个释放的窗口,需要将自己和同命运的人的经历写出来,所以在2012年杨萍写了一篇关于回家的文章,并发表在了集团内刊上。
追求文字的本真与质朴
文章被印成铅字,鼓励着杨萍的文学创作。在著名作家冯积岐主讲的一堂文学课上,她认识了宝鸡的一些文友,受到大家的感染和鼓励,她把笔尖伸向生活的勇气更坚定了。
最初的写作并没有想象中顺畅,杨萍坦言那时自己缺少文学内涵和美学的构建,生涩的笔尖还不能准确而深刻地流畅表达。她开始了大量的阅读、学习,来提高自己对文学的鉴赏力和感受力,而散文则成为她阅读和书写最亲近的文本。杨萍读到与之前所见不一样的散文,她被周晓枫、杨献平、塞壬、草白等作家的文字深深吸引,感受到一种真诚的表达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我的写作看似也有几年了,但觉得进入一个清晰的写作状态才是这两三年的时间。”杨萍表示,自己最初的写作追求着一种姹紫嫣红般的繁华,直到参加过凤县一次采风,听了市作协主席李广汉关于女作家散文创作的建议,她茅塞顿开。在此后的写作中,她摒弃曾常用的那些大量的形容词,开始追求文字的本真和质朴。“这个世界不缺少绮丽的文字,向阳的一面和阳光的背面都需要表达。”杨萍说,“表达出一个丰富的多样的复杂的世界,成为我对散文的理解,也成为我对自己创作的要求。”
笔尖写下生活的感动
杨萍认为好的素材需要珍惜,当认识和能力不能完全驾驭它时,她宁愿不写,以给自己更多的积淀和思考时间。
写作成了杨萍释放自己的方式,以清淡自然的散文笔调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她散文的特色。菜园里的父亲、农民工的姨父、小饭馆老板娘、菜市场的小商小贩等,杨萍用平视的眼光感受着他们平凡的生活。杨萍写他们就像写自己,对他们身上的明与暗,并不刻意褒贬,一切都是自然流露。2019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文友看到杨萍的作品,《车祸之后的现实生活》《唯有一条河给我慰藉》《澡堂和澡堂里的女人》《织毛衣的女人》……相继发表在《四川文学》《延河》《西安晚报》《宝鸡日报》等报刊。
任何文本的书写都是极其不容易的,散文看似容易,但它同样需要书写者投入感情,储备经验,有持久的文化修养。2020年,杨萍的散文集《离歌》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了,她将生活中一幕幕的感动都记了下来,有悲伤更有幸福。随着书写的同质化现象,杨萍开始有意放慢自己的写作,尽量在文字中避免抒情,她希望呈现出的是立体的有层次的书写。面对自己、面对一篇即将问世的文字,她交出了所有真诚和勇气,也表达出对这个多彩世界的思考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