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政法专刊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应急管理专刊
第07版:文 化
第08版:专 题
标题导航
|
古诗词中的宝鸡春景
张舜民东湖吟乡愁
孟宾于磻溪忆吕尚
刘克庄凤州唱春景
唐昭宗驿馆寄相思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孟宾于磻溪忆吕尚
本报记者张琼
写过“磻溪”的古代牛人不少,白居易、苏轼、张载等人都曾为磻溪写过诗文,因为磻溪出了个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姜太公,这里是“姜太公钓鱼”“文王访贤”典故的发生地。唐代诗人孟宾于也不例外,他在一个春天探访磻溪,对着一块垂钓石怀念先贤,作了《磻溪怀古》一诗。
孟宾于出生在连州(今属广东),他少年即有诗才。有一段故事出自《连州志·孟宾于传》,孟宾于幼时家境贫寒,但胸怀志气,好读书。古时,家中孩子多代表劳动力强,孟宾于是家中独子,父亲想到今后家中生计艰难,便在墙壁上题了两句诗:“他家养儿三四五,我家养儿独且苦。”傍晚,孟宾于回家看到墙壁上的诗句,便搬来凳子续了两句:“众星不如孤月明,牛羊满山畏独虎。”见儿子颇有才华,父亲下定了让孟宾于读书的决心。可惜,孟宾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曾考中,便寄情山水写作诗文。这些诗文被工部侍郎李若虚看到,他对孟宾于的诗作大加赞赏,并挑选精品诗作献给朝廷。一时间,孟宾于声名鹊起,他的诗文传遍京师后,孟宾于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终于考中,走上仕途。
不知道是哪一年孟宾于来到磻溪,看到眼前景象,写下“良哉吕尚父,深隐始归周。钓石千年在,春风一水流。松根盘藓石,花影卧沙鸥。谁更怀韬术,追思古渡头”。诗文中的“春风”“花影”等词语显示是在一个春天,孟宾于在磻溪吹着春风,看到流水、钓石、松根、沙鸥、花朵等景致。春景固然美,但孟宾于最在意的却不是景色,而是发生在这里的人文典故,面对垂钓石,孟宾于想起了曾在此垂钓的姜子牙(吕尚)。那位胸怀韬略的周朝开国元勋,就曾在磻溪隐居,曾在这块钓石上垂钓,曾在这河边徜徉。孟宾于看着磻溪的春景,想着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姜太公的追思和推崇。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