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讲讲我家的孟光妻
“1956年,妻子陈惠然在铁路工地上嫁给我,她爱小家更爱国家”
“2020年,爱妻李红燕驰援武汉38天,她有小情也有大爱”
“4年驻村扶贫路,妻子一直默默支持我,给我温暖的前行力量”
“14年来,妻子把工作、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家有‘福妻’是福气”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1956年,妻子陈惠然在铁路工地上嫁给我,她爱小家更爱国家”
本报记者张琼
1956年陈惠然、凌传雄结婚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支援“三线建设”的年轻人落户宝鸡,扎根在“宝桥”“烽火”“长岭”等“国字号”装备制造企业和军工企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今年90岁的凌传雄说:“我和妻子陈惠然正是在积极响应‘三线建设’的号召下,来到宝鸡的。妻子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工作和家庭,她是好样的!”
凌传雄是浙江绍兴人,妻子是河北唐山人,两人在铁路工地上相识。凌传雄回忆,上世纪50年代,他们在修丰台到沙城的铁路,工地上女同志很少,陈惠然是其中之一。当时,修铁路活儿很苦,冬天吃的只有萝卜和土豆。陈惠然做财务和广播员工作,她虽然从大城市来,但特别能吃苦。一次她因工作脚崴了,却不吭一声坚持工作,吸引了凌传雄的目光,两人相恋。1956年的一个星期六,凌传雄、陈惠然在铁路工地上结婚。凌传雄说:“那时结婚仪式很简单,我们在单位食堂举行了婚礼,买了一点瓜子、花生、糖,同事们临时腾出一间约七平方米的房子给我们住,算是婚房了。”
在凌传雄眼里,妻子还是个对工作兢兢业业的优秀女性。“妻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她爱小家,更爱我们的国家。每一次选择,她都站在利于国家、利于社会的角度去考虑。”婚后,两人的小家跟着铁路工地迁移,铁路修到哪儿,家就在哪儿。上世纪60年代,组织安排凌传雄去宝鸡,当时家中有一双儿女年幼尚需照顾。凌传雄说:“妻子坚定支持我去宝鸡,她说:‘你是一名党员,祖国需要我们去哪,我们就去哪,趁年轻做点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儿。’”1965年,凌传雄、陈惠然夫妻俩服从组织安排,从铁道部第三工程局调到任家湾桥梁厂筹备组,一家四口落户宝鸡。次年任家湾桥梁厂筹备组更名为宝鸡桥梁厂,凌传雄做设备、基建工作,陈惠然做财务工作。
刚到宝鸡,凌传雄被派往山海关桥梁厂学习。归来后因工作需要,凌传雄经常去北京等地出差,一走三四个月,家里的事情几乎顾不上。陈惠然在干好工作之余,用柔肩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凌传雄回忆:“当时,厂里东北人多,妻子看到东北同事做酸菜,也想学着做,给孩子们准备点冬天吃的菜食。她在益门堡买了一个约30斤重、做酸菜的大缸,从益门堡到宝桥家属院有一站路程,她一个人扛回了家……”
1972年,陈惠然在给桥梁钢板刷油漆时,不小心弄伤了左手。同一年,凌传雄在做实验时伤到了右手。夫妻俩一人伤筋一人动骨,但勤快的妻子依然放不下手中工作和家中儿女。为了给孩子们改善伙食,夫妻俩一人搭一只手,一起蒸馒头。凌传雄说:“人最多的时候,15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着7个人,床上架着板子,大家挤着睡。这样的条件下,她没有抱怨过一句,全心全意干好工作,照顾着一家人。”
陈惠然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2019年,陈惠然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今年3月2日,看着88岁的妻子戴着纪念章拍照,凌传雄讲起一件事儿:“2013年,我和妻子登记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我俩决定离世以后,把遗体和器官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这是妻子和我最后一个心愿。”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