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牛年春节档火爆的背后
本报记者张琼
  日前,记者来到我市电影院进行采访,真切感受到2021年“春节档”的火爆。我市不同影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初一到初三几乎场场爆满”“今年‘春节档’电影票销售高于往年”“增加场次到深夜”。猫眼票房系统显示,大年初一至初七,我市电影票房达到1550.3万元,累计观影达40.3万人次。春节长假已过,但“春节档”票房仍在刷新中。
  受疫情影响,去年全国电影市场遭受重创,但人们的观影需求并没有减退,今年“春节档”火热场景引人深思:一张张电影票热卖的背后,反映了宝鸡人怎样的文化消费变化?
  牛年“春节档”缘何牛?
  春节看电影已成为一种新“年俗”,是部分宝鸡人春节聚会的新方式之一。今年大年初一,我市影院迎来春节观影高峰,猫眼票房系统显示,我市当日票房达到354.9万元,观影达8.8万人次。《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刺杀小说家》《人潮汹涌》《侍神令》等影片成为人们近期茶余饭后的谈资。
  大年初一下午,金台区80后市民陈旌旗一家九口人来到宝鸡五州巨幕影城,买了9张《你好,李焕英》的电影票,一家人相聚观影。陈旌旗说:“近几年,看电影是我家春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去年因为疫情没看成,今年早早在手机软件上订好电影票。趁过年家人一起看电影,团圆又休闲。”
  宝鸡奥斯卡国际影城新里城店经理吴亚龙对今年“春节档”印象深刻,他回忆,大年初一到初五影院大厅里人潮涌动,晚上10点以后观影人群仍未散去。有情侣相约观影的,有带小孩娱乐观影的,也有举家来看电影的。问及今年“春节档”火爆的原因,吴亚龙认为除过观影成为新年俗之外,还与三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就地过年的政策号召,许多单位、企业号召外地员工留宝过年,走进影院看电影成为留宝人群的文化消费项目之一;另一个因素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许多人往年会选择出门旅行、去外地走亲戚等,今年则会选择就地消费,如看电影、逛商场等;还有一个因素是今年“春节档”影片质量整体较高,为票房大卖提供了一定的口碑保证。
  观影新年俗、累积的观影消费欲,加上今年“就地过年”的政策号召,以及整体较好的影片质量等原因,共同促成了牛年“春节档”的红火。
  观众文化消费日趋理性
  时代在变化,我市群众的文化消费理念和方式也在变化,这种变化在今年“春节档”观影潮中有明显表现:投身文化消费的人群扩大,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强,对文化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
  “春节档”“贺岁片”等概念从1997年《甲方乙方》开始引入,但将“春节档”作为一个独立的档期,要从2010年春节算起。当年,好莱坞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新片《阿凡达》在春节上映,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此后,《熊猫总动员》《美人鱼》《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影片先后扎进“春节档”,春节看电影成为一项常见的文化消费项目。
  渭滨区60后市民李清俊回忆,前几年,儿子儿媳妇说去电影院看电影,自己和老伴心里还不理解,为啥要花几十元钱去电影院看电影,在家看电视省钱还自在。如今,被儿女拽着去了几次电影院,李清俊和老伴也喜欢上了去电影院看电影,得空约上老同事、老同学去看场电影,感觉心情愉悦,给退休生活增添了一抹文化色彩,和年轻人也有话题可聊了。
  宝鸡首映国际影城高新店影务工作人员胥嘉鑫介绍,从近期观众买票情况看,观影人群已经从年轻人向中年人、儿童群体不断扩大,部分中老年人也能熟练地在网上订购电影票,有的还会选择到影院进行人工购票。另外,“春节档”动画片票房大卖,也能感受到“小观众们”高涨的观影热情。
  “观众对影片质量越来越看重,一部片子如果口碑好,很快会浮出‘水面’,并成为‘黑马’。”胥嘉鑫说,大年初一、初二时,《唐人街探案3》票房领跑,此后《你好,李焕英》口碑持续上升,中国式家庭的母女之情感染了许多观众,票房随之增长,如今《你好,李焕英》的全国票房突破40亿元。吴亚龙也认为,如今的观众对主演明星是否出名、片子是否为国产、是不是大投资等逐渐淡化,转而看重影片质量和口碑,文化消费更加理性。
  中国故事吸引力增强
  我国“春节档”的火热市场,引得许多外媒报道,新加坡《商业时报》感慨:“中国春节档都是国产新片,好莱坞只能眼睁睁地缺席,整个2月也仅有《猫和老鼠》电影版上映。”当下,我国观众对国产影视剧、中国故事的喜爱程度日益提升,荧屏、银幕内外流露着浓郁的文化自信。
  曾几何时,年轻人的穿着打扮流行“哈韩”“哈日”,追电视剧时喜欢《人鱼小姐》《浪漫满屋》,看电影时崇拜“好莱坞大片”,外国电影票房高,曾是客观事实。有人认为是部分观众“崇洋媚外”导致的,国家一级演员宋春丽曾在媒体上谈到,“少数观众崇洋媚外”的判断值得商榷,不能因为产品没有销路,就将板子打在消费者身上,而不从自身找原因。“择优”是观众的主流判断标准,不排除所谓的“崇洋媚外”因素,但是其所占的比重是相当低的。
  确实,质量是赢得观众的关键。如今,随着国产电影、电视剧制作水准的不断提升,涌现了《流浪地球》《大江大河》《山海情》《跨过鸭绿江》等口碑与票房、收视率齐飞的好片,国产影视剧正在崛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陈情令》《琅琊榜》等剧走出了国门。90后市民李晓说:“电视剧《山海情》《跨过鸭绿江》看得我热血沸腾,《山海情》把故事拍得真实感人,也让我对扶贫干部和奋力脱贫的乡亲们多了一份敬重,给人传递的是正能量;《跨过鸭绿江》里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和人民英雄,深深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希望以后能多拍一些这种讲述中国故事、反映现实生活的好片子。”
  导演刘家成曾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采访时说,影视剧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影视剧创作应多关注地域文化,多创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中国气质、人文关怀的影视剧精品。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