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马辉统、马丽香瓷刻春牛送祝福
本报记者张琼
    马辉统马丽香

  
  “这套瓷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时期汴京春天的繁荣景象,其中多处描绘了牛拉车的场景,借助这些春牛形象,祝大家牛年大吉。”2月1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台马氏瓷刻传承人马辉统、马丽香说。
  马辉统、马丽香是一对夫妻,一个擅长手工瓷刻,一个擅长美术创作,两人同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也都对马氏瓷刻这门技艺分外珍爱。“马氏瓷刻是我们家的传家宝。”马辉统说,马氏瓷刻起于清代出自西安,随父辈工作生活变动,马氏瓷刻技艺被带到宝鸡。
  数十年来,夫妻俩创新技艺,给马氏瓷刻注入新活力,完成了《大傩图》《八十七神仙卷》《清明上河图》等多套瓷刻作品。其中,《八十七神仙卷》登上央视荧屏,给全国观众传递出马氏瓷刻的金石韵味。
  记者细观瓷刻《清明上河图》中一幅牛拉车的画面,牵牛人的衣服褶皱自然细腻。春牛形象更是生动,牛角弯弯,牛尾摆动,牛身上套着绳用力拉车,包括牛鼻孔、牛骨节和牛毛都被刻刀细致地刻出来。牛身上那种任劳任怨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被作者用画笔和刻刀表现得淋漓尽致。
  “瓷刻《清明上河图》是近年完成的,由20个直径45厘米的盘子构成,全长近10米,全部由手工篆刻完成。”马辉统说,创作时刻刀选用细小的合金刀头,一下一下去“雕琢”,一刀下去只有小米的四分之一大小,非常磨人。
  马丽香说,两人从事马氏瓷刻创作已有30余年,一套作品从搜集资料、移植画面,到画墨线稿、在盘子上雕刻,再到上色、修改,往往需要耗费许多时间、精力和耐性。马丽香说:“我们要像牛一样,用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执着,把马氏瓷刻传承下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