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生态文化园 眉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扶风标准化砂厂 冯家山水库泄洪 渭河生态文化园 龙王河水库施工现场 魏薇张蓉
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
漫步在西秦大地,只见渭河水碧波荡漾,灵动多彩,在水天相映间,两岸绿植倒映在水中,犹如碧玉镶嵌。
行走于广大农村,星罗棋布的水利工程,滋润着农田,美在农民心间。
清洁畅通的渭河堤岸、生态灵动的河流水系、标准高效的国有砂厂……如今宝鸡无论城镇还是乡村,“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基调正在发挥效力。做活“水文章”,让这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在经济社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扎下坚实根基。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水利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江河水域生态化、河湖管理法治化“三化战略”,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创新实干,统筹推进水利事业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单”。
亮点一
20亿元重点项目建设变水利短板为竞争优势
治水兴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20年我市水利工程建设,意在补短板提质提速,用有效投资助力经济稳定增长。我市以重点水源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砂石资源管理、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为重点,全年新谋划储备10大类210个项目,总投资20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20亿元。
太白县石沟水库建成,龙王河水库正在建设大坝主体,陇县南峡沟水库正在建设上坝道路和附属设施,冯家山水库灌区渠库(塘)结合灌溉工程孔头沟渠库结合提升改造等工程开工建设。渭河廊桥段生态水面、银洞峡水库、通关河水库、普化水库、冯家山水库党校教学实践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这些水利工程的扎实推进,有效解决了群众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生产用水困难问题,水利由制约短板变为竞争优势,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优势愈加明显,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有力。
亮点二
改善农村群众生活饮水条件让城乡居民共享优质水
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让农村群众共享优质水,是民之所盼,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市水利局立足于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系统性谋划,高起点规划,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根据全市人口分布特点、供水现状和水源条件,分片区推进渭河川道、渭北塬区、南北山区三大区域农村城市化供水工程,打通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管网“大动脉”,通过构建水网、集中连片、统筹调度、规范管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网络系统,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标准的自来水、同样标准的供水服务。
2020年,完成投资2亿元,建成眉县首善齐镇北片区供水工程、高新伐鱼河以东城乡供水工程、凤翔县五指岭集中供水工程、千阳县南寨供水工程巩固提升改造项目等169个项目,改善提升了24.6万农村群众生活饮水条件,全市新增农村城市化供水人口74.73万人,农村城市化供水人口达到136.73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56%,水质达标率100%,农村群众用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从水厂生产出来的合格、安全的饮用水。同时,投入近1亿元,优先解决分散供水饮水安全问题,建立了农村供水五级应急机制,全市3846处饮水工程供水正常。
亮点三
在全省率先建国有标准化砂厂
实现采砂与治理双赢
非法采砂,破坏河道及生态环境,国有砂厂建设意在实现构建生态之堤的突围。我市按照“治理与经营兼顾、疏浚与采砂结合”原则,组建成立了市水利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对砂石资源实行国有经营统一管理,在全省率先推进国有标准化砂厂建设,河道采砂与滩面治理、生态修复相结合,实行工厂化、封闭式、生态型、标准化生产,国有砂厂出厂砂石实行统一调配、统一定价、统一销售。
全市规划建设10座国有砂厂,目前,扶风、岐山、高新、陈仓等7个砂厂环保、智能砂石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其余3个砂厂正在加快建设。
砂石资源“国有经营、统一管理”机制的建立,既从根本上杜绝了乱采滥挖行为、促进了河道生态修复,又有效平抑市场价格、打击涉河黑恶势力,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得益彰。
亮点四
治理打出系列组合拳水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渭水安澜,波光荡漾,两岸植被,绽放辉光,比水更柔性的是一套治水理念,比景观更气派的是一系列生态治理的组合拳,水生态环境治理再现新美景。
遵循“自然、柔性、系统”的治水理念,以建设渭河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为目标,按照“生态修复、绿化美化、景观提升、河道疏浚”一体化要求,对渭河进行一系列升级改造,整体推进河道疏浚、砂坑覆平和生态修复,经过三个多月奋战,建成渭河生态文化园,治理滩区7224亩,栽植苗木花卉、铺设人行步道、布设公园小品、打造节点景观……新增水面7.5万平方米,形成了以渭河为轴线,花海相间、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景观。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新华社等23家媒体对渭河生态文化景观进行了宣传,河道疏浚与生态修复的“宝鸡模式”赢得群众点赞。
中小河流治理坚决杜绝河道裁弯取直和渠槽化倾向,新建堤防、加固护岸10公里,河道生态化、绿色化的治理,保持了岸线自然曲度,恢复了河道自然生态环境,成为河道治理的新亮点。清姜河被评为全国第二届“最美家乡河”。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0平方公里,太白县翠矶山水土保持示范园建成全省第一个室外水土保持展示厅,完成省级初验和国家级初评。
亮点五
加强水资源监测治理水资源节约利用获水利部表彰
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实现高效节水是当前推动生态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市水利系统持续加强水资源监测、地下水保护管理和超采区治理,持续优化地下水工程建设审批程序,规范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建立举报线索台账,维护了正常水事秩序。
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强化“三条红线”管控,严格落实“四项制度”,切实抓好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配置,促进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18亿立方米(地下水4.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年降低率大于4%。2020年,全市共完成1595个取用水项目、16964个取水口的核查登记、坐标定位和图像采集工作,位列全省第一;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质监测采样925个,累计压减地下水开采量1550.91万立方米。全市节水示范创建单位5户,陈仓区、岐山县、眉县、凤翔县被国家命名为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亮点六
河湖长制见成效全国先进榜上有名
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不断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扎实开展系统整治行动,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河湖治理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高位推动“见河长”,市县两级召开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会议,细化分解任务,对6个市级、113个县级、460名镇级、1166个村级河长湖长进行调整,各级河湖长紧紧围绕河湖长见行动、河湖治理见成效要求,常态巡河,市级总河长湖长带头巡河巡湖13次,各级河长湖长开展巡河巡湖4.93万次,达到了河湖监管全覆盖,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市水利局被水利部评为“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
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2020年水利部进驻式督查暗访反馈的30个“四乱”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稳步推进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渭河、千河等8条规模以上河流,石头河、金陵河等108条规模以下河流全部完成技术审查、划界公告和成果上报,并超额完成划界任务清单以外河流82条。
亮点七
完成农业水价改革面积80万亩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锐意破局,实现广度上的全面统筹。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四部委有关要求,全力推进改革工作,2020年完成农业水价改革面积80.34万亩,累计完成改革面积251.075万亩,农业水价改革四项机制全面建立,实现了农业节水、农民减负、工程良性运行的预期目标。冯家山水库管理局在2020年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交流了经验,中型灌区凤翔县东风水库、陇县段家峡水库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作了书面交流。
另一方面,务实管用的水利监管体系基本建立。2019-2020年水量调度工作圆满完成,科学制订2020-2021年度渭河、嘉陵江、汉江流域用水计划。为实现对农业用水的有效管控,市水利局指导县区完成所属灌区农业取水许可及发证工作,部分中型灌区的审批发证工作、用水统计直报管理工作顺利完成。
亮点八
守土有责防患于未然灾害防御新机制成效初显
市水利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主动适应水旱灾害防御机构改革后的新变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备汛工作,夯实江河、水库、城市防洪“三个责任人”,全面排查,整治隐患,跟踪整改,特别是重点加强冯家山、石头河、王家崖、宝鸡峡等8座大中型水库督导,指导县区、镇村对100座小型水库、110多座淤地坝及水电站、河道堤防进行全覆盖巡查。
市县(区)认真落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以“零伤亡”为底线,压实行政首长领导责任,水利部门监管责任,县(区)水利部门属地管理责任,夯实水库、堤防、淤地坝、水电站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责任和山洪灾害防御镇、村责任,充分发挥镇街村组巡防力量作用,提升基层水灾害防御能力。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市水利局积极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切实加强预警预报工作,统筹抓好江河洪水调度,充分发挥冯家山、石头河、宝鸡峡等大中型水库防洪作用,对全市中型以上水库共组织调度泄水36批次,科学削峰滞洪,减轻防汛压力,保证了安全度汛,实现了“零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