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生在考古现场 徐天进(左)为学生讲解考古知识 工作人员对发掘出的陶片进行编号 考古现场 本报记者张晓燕
徐天进教授是宝鸡人的老朋友。从1999年9月开始负责北大在周原的考古实习工作算起,他与宝鸡“相识”已有22年。对于周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曾感慨道,周原是他除北京之外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
2020年9月,他带着几十名北大考古学子又一次来到这里进行田野考古的教学实习。近日,在他和学生们离开周原返回北京之前,记者来到周原考古基地,对徐教授进行了一次采访。他说——
徐天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著名考古学家。先后参与并主持过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北京房山琉璃河,陕西周原、周公庙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参与并承担科技部重大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的研究。
“考古是一扇窗,推开它,消失已久的风景将会重现,你我的面前,当你看见窗外风景的壮阔和斑斓,过去便不再陌生、遥远,有限的人生,仿佛也延长了千万年。”——徐天进
周原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存在
记者:周原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徐天进:周和秦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王朝,这两个王朝早期的中心(都邑)都在今天的宝鸡,就是周原遗址和雍城遗址,这里是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是文化遗产保存最丰富、最集中的保护地。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它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存在。因为周、秦,对中国历史发展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李零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两次大一统》,他说“西周封建和秦并天下是中国的两次大一统”,而这两次大一统的出发地都在宝鸡。《史记·六国年表》“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文王由岐迁丰),秦之帝用雍州兴。”
秦的统一不只是政治上的大一统,更是文化上的大一统,周、秦文化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发展的基础。如果我们今天去追溯中国政治和文化的源头,其发生地都在宝鸡、在周原。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孔子,他的思想源头,就来自于周。所以我也经常会和朋友们说,今天的宝鸡地区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地。也正因如此,周原遗址的考古,就不仅仅是“周原”一地的考古,也不只是扶风、岐山或宝鸡的区域文化的考古,而是“中国”考古。
周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殿堂
记者:周原的概念指的是哪些地方?
徐天进:我们今天常说的周原,是指周原遗址,包括岐山和扶风两县交界的一片区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这也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的范围。而广义概念的周原,是指武功的漆水河以西至宝鸡汧河之间渭北的大片塬地。
“周原”不仅是西周王朝的发祥之地,也是整个西周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西周灭亡以后,这里很快就成了废墟,但周人在这里留下了大量丰富的物质遗存,犹如一座文化的富矿,为我们探寻中华古代文明提供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自西汉以来,周原出土青铜器的记录几乎不曾中断过,这里是出土西周青铜器最多、铭文最重要的遗址,也是西周甲骨出土最多的遗址之一(另一处是岐山的周公庙遗址)。从这里诞生的思想和文化,滋养了中国几千年,根茂者实昌,我们之所以有今天,不可忘记文化的根。
周原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记者:您认为周原为什么知名度不高?
徐天进: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我们在中小学、包括大学的历史教育方面的问题,也有考古成果的社会推广或社会共享方面做得不够的问题,也有地方政府,包括媒体还没有用心、充分宣传方面的问题,等等。我在这里期间,经常有西安的朋友来看我,他们当中竟然大部分之前都没有来过周原,甚至都没听说过。我想,不仅是西安人绝大部分没有来过周原,可能就是距离更近的宝鸡人,也是大部分没有到过周原。你们可以做个调查,看看普通民众对文化遗产地的认知程度,然后有针对性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现在考古和博物馆等专业机构也开始主动开展许多不同形式的“公众考古”活动,过去我们在周原和周公庙遗址发掘期间也会面向社会做些分享活动,情况会慢慢好起来,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记者:宝鸡被称作“青铜器之乡”,是不是应该在这方面再加大宣传力度?
徐天进:青铜器,是文化的载体。青铜器铸造技术的高超、造型和纹样的精美,固然可以是鉴赏的对象,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如果仅仅是宣传“青铜器之乡”,或许会让人们只以为这里出土的青铜器多而已,反而可能使周原遗址文化的丰富性变得单一了,因为青铜器并不能够涵盖周原遗址价值的全部!周原遗址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和整个中国文化的关系在哪里,要抓住本质的东西。这里出土的不仅有青铜器、甲骨文、玉器,还有大规模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大型的宫殿建筑和数以千百计的不同阶层人群的墓葬,遗存之丰富可谓包罗万象。对于周原遗址的宣传应该是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工作,而不是一时一事的任务。
周原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来看一看
记者:有人说,周原是中华民族“知来由、启新程”的地方。
徐天进:对,就是这样。周原是德政思想之邦、礼乐文明摇篮。我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到这片土地上来走一走、看一看,因为这里是我们的文化之根。
一流的遗产地,应该有一流的研究人才。现在这里挂了一块牌子“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名字虽然很响亮,但研究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国际化的程度也远远不够。周原博物院现有的人员构成,尚不足以完成相应的研究、展示和保护、利用工作。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这样一处重要的遗址(周边还有大量同时期的重要遗址),亟待建立一支相应的专业队伍。
记者:在博物馆的展览方面您还有什么建议?
徐天进:目前的展览,展品都非常好,展览的策划和形式也都下了大功夫,但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依然还是不太容易看懂。真正能够看懂展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对博物馆的策展者而言,除了专业的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公众熟悉或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需要适当的转换。在保证传达知识的准确性的同时,可以采取公众喜闻乐见的展览方式。我希望把周原遗址变成一个开放的博物馆,这里的农田、村庄、山川、河流和地下的遗存都是最好的展品,我也非常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一座特别的学堂,可以满足社会不同人群学习的需求,我还希望这里是最好的旅游目的地……
“周原”是一座文化的富矿,我们应该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认真开采、利用,让文化遗产真正发挥其价值和作用,真正造福于百姓和社会。
记者:谢谢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