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梅
2020年,市农业农村局坚持疫情防控与“三农”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原则,全力以赴“保供给、保增长、保小康”,有效夯实了“六稳”“六保”之基。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全省领先,荣获全国“蜂业脱贫攻坚特殊贡献奖”,市农业农村局荣获全国“发展果业脱贫攻坚成就奖”,陇县跻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行列……
450万亩粮食保障百姓“面袋子”
冬日的三秦大地,一望无际的麦田像巨大的绿地毯铺展开来,蔚为壮观。2020年,我市始终把粮食生产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为头等大事,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一稳双提”(稳面积、提地力、提单产)行动,有效应对冬春连旱、暖冬旺长、倒春寒等不利情况,扎实开展小麦条锈病和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落实优质订单小麦116万亩、富硒和有机小麦5.3万亩,积极推进玉米“扩面积、增密度、提单产”行动,全年粮食获得丰产丰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52.08万亩,总产达142.21万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麦亩产达到304公斤,创历史新高。
农业“单项冠军”成产业发展新名片
千阳县矮砧苹果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陇县建成国家级奶山羊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陈仓区柴胡种植面积占到全国4成,眉县农民户均栽植猕猴桃4.5亩……近年来,我市抢抓全省“3+X”工程发展机遇,持续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发展出矮砧苹果、奶山羊、猕猴桃等一批农业“单项冠军”。2020年,全市新发展标准化果园10.7万亩、设施蔬菜和高山蔬菜3.52万亩、中药材5.3万亩。新改建奶山羊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66个,新增奶山羊25.2万只。千阳县莎能奶山羊良种繁育基地被列入上合组织畜牧育繁推一体化技术交流示范基地。全市新建标准化养蜂基地17个,蜂群存栏达到33.8万群。
三项农业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工作人员可通过宝鸡智慧畜牧业大数据云平台,查看各县区动物免疫、检疫出证等情况;利用该平台移动手机App,养殖者可随时随地申报动物检疫等,消费者可查询动物及其产品溯源信息,平台因此入选数字陕西建设最佳案例。2020年,我市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位置,持续推进“两地三方”农业科技战略合作,建立了西农大玉米专家工作站,陕西关中奶山羊产业研究院。建立“科研院所+农机制造企业+产业基地”产学研科创攻关联盟,成功研发出小麦秸秆捡拾粉碎包装一体机、果园有机肥施肥机等6类先进适用农机具。与此同时,奶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豆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2ZB-2型智能蔬菜移植机研发与应用三项成果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嵌入式”产业脱贫模式入选全国十佳
嵌入产业链,脱贫有保障。2020年,我市大力推行“嵌入式”产业脱贫模式,以利益联结为核心,通过“分户生产、订单收购”“流转土地、返租倒包”“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不同类型的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装配套,共同嵌入现代农业发展各个环节,建立起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累计在全市建成“嵌入式”产业脱贫示范基地434个,带动543个村、3.2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走上产业脱贫之路。“嵌入式”产业脱贫“宝鸡模式”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佳案例,先后在农业农村部《农村工作通讯》《乡村振兴》和省委《调查参阅》刊发,被国务院扶贫办推荐参与全球和中非减贫典型案例评选。
新改建110个生猪规模养殖场
2020年,我市强化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组建生猪产业协会,积极落实种猪场、规模场扶持政策,大北农陕西正能麟游县6000头母猪场和12000头育肥场建成运行,海大集团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麟游养殖基地、陈仓牧原生猪养殖基地、中合集团凤县生猪生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市新改建生猪规模场110个,其中新建存栏千头以上种猪场、规模场63个,预计全年生猪存栏79万头、出栏111.5万头,分别较上年增长25.65%和22.5%。
14.3万吨农产品“持证上市”
2020年,我市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农资打假“春雷”、渔政“亮剑2020”等专项行动,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持证上市农产品达14.3万吨。“千阳奶山羊”“千阳苹果”“陈仓花椒”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完成目录外评审,全市申报认定“两品一标”和名特优新等农业品牌30个。我市陈仓区、凤翔县、太白县等6个县区被列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岐山县、扶风县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
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
2020年,我市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132.79亿元,村集体经济组织覆盖率达到99.8%,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陇县、岐山县两个国家级试点县改革任务基本结束。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专项提升行动,推广千阳县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报酬与集体经济成效挂钩机制,新建“十有”标准村集体经济组织200个,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交流座谈会在岐山县召开。扶风县绛帐镇西渠村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眉县金渠镇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眉县金渠镇年第村、岐山县蔡家坡镇唐家岭村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市已有836个村实现经营收益,其中收益100万元以上的村有43个。
建成600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走进凤县新农村,“马头房、白底墙、红腰带、灰裙装”的徽派风格民居在道路两旁整齐排列,村道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恍若融入一幅浓艳而神韵悠长的油画中。2020年以来,我市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统领,持续开展四季战役、道路沿线专项整治等多轮垃圾清剿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凤翔县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在294个行政村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作,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5.17万座,全市卫生厕所达到44.3万座,累计普及率达65.3%。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建成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600个,千阳县、凤县、渭滨区3个二类县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通过省级验收。岐山县焦六村、扶风县青龙村、千阳县双庙塬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新华社《内部参考》对我市做法予以刊发报道,认为“宝鸡做法”可复制和推广。
特色名优农产品享誉全国
宝鸡特色名优农产品先后组团“走出去”,相继亮相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江苏站)暨华东秋季百果嘉年华等大会。我市还举办宝鸡特色果蔬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会、宝鸡市现代农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徐宝扶贫协作宝鸡名优农产品推介会等重大活动,发布“宝鸡苹果,一果见中国”区域公用品牌宣传语,提升了宝鸡农业和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眉县被确定为中国第三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扶风甜柿子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宝鸡苹果、眉县猕猴桃跻身2020年最受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猕猴桃首次出口智利。
中国农民丰收节陕西主场活动在宝鸡举行
秋分时节,西秦大地上充满着庆丰收、迎小康的节日氛围,城乡共庆丰收、共迎小康,我市成功举办陕西省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组织开展了陕西省(宝鸡)农耕文化文艺展演、宝鸡市乡村振兴“西凤杯”农民趣味运动会、宝鸡市“乡村记忆·小康家园”摄影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节庆系列活动。大力拓宽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在全市评选和推荐了西府老街、陇县和氏东风奶山羊生态养殖场等十大丰收节打卡地,吸引广大游客观光旅游。凤县红花铺镇永生村、眉县汤峪镇汤峪村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荐渭河百里画廊生态游、城市周边赏花游为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