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微笑曲线的力量

(上接第一版)
  这种力量集中变现在“加减法”两端。先看“加法”,长久以来,西凤酒基酒产量不足,这个瓶颈困扰着企业发展壮大。而今,随着总投资达20亿元的“333工程”强力推进,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长245毫米、高75毫米、重3.5公斤……日前,4000余块这样的新制曲坯,被工人们整整齐齐码放在一间新建的曲房。这样的曲房,一年前西凤酒厂只有75个,而现在,新建曲房数量创纪录地“加”到450个。这些新建的曲房,正是“333工程”的一部分。
  “3万吨制曲、3万吨基酒、3万方储存,截至2020年12月底,制曲技改项目完成工程进度的85%,制曲大楼已具备投用条件,基酒车间项目已完成工程进度的70%,部分车间已投入使用。”西凤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师红勤信心满满地说,2020年西凤集团的大动作还不止这些,目前已经完成“经典绿瓶”“十五年”“六年”智能包装专线改造,智能化收酒、勾酒管网建设等项目,实现了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双提升”。这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让西凤跑出了“加速度”。
  再看“减法”,西凤同样实现了“瘦身”。西凤集团的各类白酒品牌一度如满天繁星,数量众多却缺少一轮明月。而今,在聚焦主业的思路下,西凤酒积极推进自主品牌全国营销队伍建设,每年删减10%以上品牌,更重要的是,以红西凤为核心的品牌矩阵已经形成,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减”之间,预计2020年西凤酒自营产品销售额首次突破16亿元,同比增长达73%。
  “调结构”的成效
  “调结构”是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关键一招。如何“调一调”?在形成了民爆产品科研、生产、销售和爆破服务完整产业链的陕西红旗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显得尤为重要。
  “全国民用炸药每年需求量不过330万吨,总盘子就这么大,这实际也倒逼我们必须在产业链上调一调,而这种调整,让企业受益匪浅。”红旗民爆集团董事长贺军社认为,民用炸药去库存,做好“调结构”问题,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调好了受益匪浅,调不好事关生死!”
  这家企业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优化产销炸药的线状结构,从而开拓出了深度服务的链式结构。2020年以来,陕西红旗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加大爆破服务尤其是一体化爆破服务的市场开发力度,加速从单一的炸药产品供应商向为客户提供爆破工程整体解决方案和一体化服务的方案商及服务商转变。
  与此同时,该企业面对疫情和外部市场压力叠加的严峻态势,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推进固定生产线向现场混装产能转移,提前两年完成混装产能目标任务。2020年以来,红旗哈密公司、鸿远公司先后投产,标志着这家企业将“大营销”模式调整为“自主销售”模式,进一步优化内控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企业生产经营实现逆势上扬。截至2020年12月底,红旗民爆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20%,利润总额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长77%。
  “老大难”的突破
  随着国内经济的深刻转型,不争的事实是,市国资委监管企业中困难企业、停产半停产或破产企业较多。这些“老大难”企业的共性是企业债务沉重、历史遗留问题突出、职工社保欠费较大,加之疫情影响,企业民生保障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破解这些困难,帮助企业克服不利因素实现转型脱困,成为摆在市国资委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宝纺集团作为老牌纺织企业,近年来连续亏损,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生产断断续续,一度陷入困局。为稳住1700多名职工就业,市国资委多方协调筹措资金为企业购买原材料,解决职工工资、补缴社保欠费等实际问题,保证企业正常开工生产。同时,为了保住市场主体,市国资委还积极探索尝试,为宝纺集团寻找合作伙伴,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联系陕西大唐棉业、石家庄丰泰纺织公司等企业,开展来料加工业务合作,保住供应链畅通,实现企业正常运转和职工稳定。
  宝氮集团作为老牌化工企业,因债务负担沉重被迫停产。为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市国资委指导企业加强与四川中盟昆仑能源公司、江苏恒力集团、陕西中青能源公司进行洽谈合作,积极争取最新研发的甲缩醛下游甲酸甲酯等稀缺性高附加值产品项目在企业落地,全力推动宝氮集团转型脱困。
  与此同时,市国资委还不断精准发力,加快非主业及闲置资产处置步伐。今年以来,市国资委大力协调解决北照公司土地、房屋、设备等资产抵押解除手续,加快推进北照公司破产资产处置变现。开门招商招租,盘活困难企业闲置厂房、土地、设备等资产,推进秦岭化肥、国源正通公司等企业的闲置厂房达成租赁协议,缓解企业运转资金压力。
  2020年以来,市国资委还大力扶持各个市属困难国企积极争取国家税费、社保减免等政策支持。先后为困难企业办理职工医疗保险费缓交手续,帮助申报减免税费、养老保险、稳岗等费用5500多万元,争取退役军人社保接续补费1000余万元。在为“老大难”企业减负的同时,市国资委还协调为市属困难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近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市属国有企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08亿元,同比增长10.1%。可以预见,市国资系统在2020年绘制的这条“微笑曲线”,必将让更多国企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