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为深爱的城市打几束美丽追光
——品味宝鸡建筑之美
    夜色中的宝鸡大剧院陈宏伟摄

    联盟大桥夜景李世平摄

    宝鸡南站人行天桥

    植物园大桥

    宝鸡文化艺术中心刘俊成摄

  本报记者张晓燕
  犹如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渭水之滨,宝鸡这座城市,美丽如夏日清风,温情如冬日暖阳,于无声处浸润着人们的心田。生活在这座城市当中,细细品味它的美,山水、人文、建筑,每一样都犹如舞台中央的主角,被不同角度的追光锁定,特别是近几年新落成的一些建筑,如宝鸡文化艺术中心、宝鸡大剧院、横跨于渭河之上的座座网红桥,使观者无不注目、欣赏、赞叹!
  第一束追光
  建筑里的人文情怀
  城市人文,是在历史和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人和城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宝鸡始终在回望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从中获取灵感来描绘城市的芳容,来充实城市的人文。2019年11月,宝鸡文化艺术中心落成,2020年10月,宝鸡大剧院在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开幕前夕精彩亮相,它们独特的艺术造型、完善的文化功能,为宝鸡的城市建设增添了很多人文色彩。还有渭河两岸绚丽的灯光秀,都深挖了其中的人文内涵;即便是小街僻巷的改善工程,也到处可见人文小景。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不少市民会聚集到宝鸡大剧院,或者观剧,或者拍照,或者散步,不同角度都是一幅美景。这座将凤凰作为建筑主要灵感来源的剧院,其屋顶流线像三片凤凰羽翼,随河边的清风飘浮在城市之中,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中华石鼓园坐落在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石鼓山上,仿秦汉建筑风格的石鼓阁以及运用高台门阙、青铜厚土建筑语言的青铜器博物院,是其中的标志性建筑。正在紧张建设的张载文化园以张载祠为核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外张载文化研究交流的重要场所;宝鸡市周原博物馆是在周原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专题性博物馆;宝鸡抗战工业遗址——申新纱厂旧址、凤县“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里蕴含的人文情怀,让宝鸡更显厚重和深度。
  第二束追光
  网红桥里的幸福味道
  有人说宝鸡现在是座“桥梁之城”,有双向四车道、六车道大跨度桥梁,有高架桥、步行桥、吊桥、廊桥等,还有建于88年前的单孔石拱桥——益门桥,至今仍屹立在渭滨区神农镇益门堡村清姜河上。这些各具神态、雍容大气的桥梁在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里,承载着连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使命。据不完全统计,自陈仓区凤阁岭到扶风,渭河上的大小桥梁45座,市区小支流桥梁60多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站在追赶超越、快速发展的高度,提出“东西快、南北畅”的交通布局,在渭河上相继启动修建植物园大桥、联盟大桥、团结大桥、钛谷大桥、清溪大桥、陈仓大桥、虢镇大桥、陆港大桥等8座现代化大桥,总投资30多亿元,相当于过去60年宝鸡市区所有桥梁建设投资总和。这些大大小小、遍布宝鸡的桥梁,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堵点,加强智慧城市互联互通,推动各县区快捷交通建设、渭河两岸经济发展,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横跨于渭河之上的桥梁是为便捷百姓生活而建,每一座在选址、设计、建造方面都非常智慧,一座桥一个理念,一座桥一道景观。
  第三束追光
  人行天桥的艺术神韵
  一座具有城市符号的人行天桥,就像一件好的雕塑作品,让人赏心悦目。
  10月初,宝鸡南站喷泉广场前创意十足的平安如意桥正式落成,与喷泉广场的繁华遥相呼应,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据了解,取意于秦岭山脉层峦叠嶂、绵延千里的平安如意桥,是名副其实的城市新网红地标。也有观者说,平安如意桥的每一根桥柱都好像一根硕大的火柴,象征宝鸡高新产业开发区的所有商业、企业点燃了蓬勃发展的火焰,而且仅仅历经45天的修建就与市民见面,尽显宝鸡城市建设速度,彰显了宝鸡城市建设的匠心品质。
  宝鸡文化艺术中心东南方向十字路口的环形人行天桥美观大气,是以“树的生长”为设计理念,赋予了天桥动感及生命的内涵。人行天桥在宝烟路口、石油宾馆和紫峰·星座广场设置三部观光电梯。当夜色来临,一座五光十色的天桥便呈现在人们眼前,灯光五彩斑斓、美轮美奂。
  还有很多特色鲜明的建筑在装点着我们的城市,让她更加美丽、端庄、大气!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