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十三五”期间——
宝鸡建成17个国家级研发中心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国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西北区域创新中心今年成功转移转化的“智能管焊机器人”项目,已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十三五”期间,我市已建成包括上述中心在内的17个国家级研发中心。
  国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西北区域创新中心由宝鸡高新区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设立,主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及高新技术转移、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以满足钛合金深加工、石油机械、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工模具等宝鸡地区优势产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今年,该中心成功转移转化的项目“智能管焊机器人”能够自动识别焊件,并根据焊缝尺寸、类型等信息实现焊接方案的自主编程,同时实时监控和反馈焊接过程,以保证焊接质量。这款机器人主要用户为中国远洋等央企,已实现2000多万元产值。
  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西北区域创新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分中心、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D打印材料创新中心等17个国家级研发中心,研发领域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这些研发中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发力,产生了一批技术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为宝鸡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本报记者刁江岭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