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廉政广角
第05版:市场监督管理
第06版:广而告之
第07版:今日高新
第08版: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
好家风起西秦
港通天下筑梦未来
报废资产处置公告
演丑角戏给村民带来欢乐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好家风起西秦
—— “三个注重”让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更斑斓
党柏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位于秦岭北麓、太白山脚下的陕西省眉县横渠张载祠,古柏傲然,访客络绎不绝,伫立在“横渠四句”石碑前,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厚重家国情怀,肃然起敬。
千年以前,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横渠先生”张载,传授儒家学说,在家乡的土地上植下家风文明的种子。
“家风馆”使家风培育
更具泥土气息
“自从村里建起家风家训馆和家风家训文化街巷,村风民风明显好转,孝老爱亲、诚信友善的多了,打架斗殴、坑蒙拐骗的少了!”眉县横渠镇横渠村党支部书记严春春高兴地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宝鸡市妇联主席王春霞深有感触地说:“横渠村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与张载祠等旅游文化资源天然合一,交通便利,教育面广,社会效果显著,有利于促成良好社会新风尚的形成。”
在省妇联支持下,宝鸡市妇联率先在张载故里建起“中华尚教第一村”,打造家风教育基地,传播西秦好家风。该基地由家风馆、门楣文化、家风书画文化三个板块构成,形成了地域、整村、家庭三维立体的家风文化展示,让人们学习、传承先辈先贤、名人名士及身边普通百姓的家风家训,很好地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被陕西省妇联确定为全省首个“家风培育体验示范基地”。
宝鸡市委副书记吴铁说,“近年来,得益于妇联的出彩工作,我市涌现出了一大批‘最美家庭’,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及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们城市的文明底色增添了魅力。”
“最美家庭”故事让好家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9年春节期间,围绕家国教育主线,宝鸡市妇联联合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精心策划打造了一档以“育家庭、传家教、塑家风”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家风半月谈》。节目以普通家庭感人至深的故事为主线,连续两年,共采访录制了65户“最美家庭”家风故事,通过讲述“最美家庭”故事、诵读经典家训、分享一封家书、演绎家风真谛等方式,围绕孩子成长、婆媳矛盾、家庭养老、邻里互助等热点问题展开交流,将宝鸡好家风搬上荧屏,传到千家万户,弘扬“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时代新风。
此外,宝鸡市妇联还将录制现场搬到农村、社区、家风馆,市县妇联上下联动,举办“讲家庭好故事、传优秀好家风”故事会演活动、好家风故事分享会、和谐家庭故事会、“最美家庭”演讲会等系列活动20多场次。
好家风让新农村处处荡漾文明新风
地处山区的陇县,高价彩礼一度成为许多农村家庭的痛点,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弘扬文明新风”活动,连续举办两届“浪漫七夕情定关山”集体婚礼,用浪漫、新颖、简朴、隆重的形式,弘扬节俭温馨、婚事新办的文明新风,“红盖头下的沉重”已然成为历史。有300多年历史的岐山县蒲村镇蒲村村的邢氏族人家风家训代代传承,几十年来,家族没有一人违法乱纪;渭滨区新民路社区坚持多年开展“邻里节”活动,吸引了社区数百名群众参与,“邻里节”让小社区变成人人羡慕的和睦大家庭……
对于全市的家庭文明工作,陕西省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如此评价:“展现巾帼风采、建功宝鸡出彩,广大妇女要更好担负起家庭文明建设的重任,做弘扬社会风尚的坚强后盾,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座城市,家庭文明体现得越多,城市的底色就会更加斑斓耀眼。(转自《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