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车让人·人守规”活动在我市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驾驶人加入“车让人”的行列中,城市交通秩序发生了很大改观。然而“人守规”还有待提高,人车互相礼让存在不平衡现象——
文明出行 不应只是车让人
张敏涛




  “车让人”成习惯人让车还不够
  市区经二路到东风路红绿灯较密集,高峰期车流量也大。
  10月12日上午8点,笔者在该路段看到,当斑马线前的绿灯亮起时,大多数行人能快速通过,但仍然有行人在交通信号灯即将变为红灯时强行通过,其中还有不少“低头族”若无其事地看着手机,导致车辆启动后又不得不再次停车让行。
  我市倡导“车让人·人守规”以来,行车至斑马线前主动停车,行人守规过马路,成为市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市民文明出行意识大幅提升,城市交通秩序发生了很大改观。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仍有个别市民存在不文明过马路的行为。
  10月13日早上7点多,正值早高峰时间,笔者在市区滨河北路看到,整条路上车辆首尾相接,排成了长龙缓慢通行。此时,不少市民横穿马路到公园晨练,虽然司机停下车礼让行人,但是由于人流量大,车辆停车时间过长,久久不能通行。在市区联盟路与滨河北路交会处,笔者看到,有市民在过马路时存在抢行现象,在人群结伴经过后,不断有人自顾自地通过,导致车辆等待时间短则十多秒,长则近一分钟,整条路都变得拥堵起来。
  “早上去公园晨练的人非常多,都需穿过滨河北路,一般要持续到9点以后。”家住滨河北路轩苑小区的市民张小姜说,他早上上班从家到石油高层两公里路程,平时开车不到10分钟,早晚高峰期特别堵,仅路口让行就需要等待很长时间。
  采访中,有市民认为,车辆本来就应该让人先过,否则就是违法的。对此,市交警支队交管科民警表示,根据《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灯的道路时,遇行人横穿道路,应当避让。但实际上,我们在说“车让人”的时候,其实包含两方面,车在让人的同时,人也要守规,不随意横穿马路,阻碍正常交通秩序,让车也能行得顺畅。
  任性过马路 安全隐患多
  笔者走访发现,一些没有红绿灯的路段,行人也存在“不守规”的现象。10月13日中午,在市区新建路与西凤路交会处,大部分市民在过马路时能耐心等候,而部分行人则独自抢行。笔者观察,1分钟内就有8人通过,每次过往车辆都被迫停下,导致路段拥堵。该路口距离市妇幼保健院只有几十米,加之不少车辆排队在医院门口接送乘客,导致新建路东段交通大部分时间比较拥堵。
  而在市区大庆路,笔者看到拓宽完成后,双向八车道极大缓解了该路段交通拥堵“旧疾”,为方便行人通过,大庆路上设置了多处红绿灯。13日下午,笔者在该路西段看到,在人行横道绿灯亮起时,虽然大部分行人能集中在一起通过,但仍有个别行人步伐“沉重”,不紧不慢通过斑马线,还有人全程打电话,边聊天边走。由于道路加宽,整个过程耗时过长,在红灯亮起时,行人还没有完全通过,车辆也无法正常通行。
  “车让人,行人快速通过,是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有些市民却将礼让变成了理所当然,非常‘强势’。”出租车司机文海龙说,他经常会遇到在斑马线上走路慢吞吞的人,如果是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还能理解,但有人却认为反正有摄像头抓拍不让人车辆,故意放慢脚步过马路,司机也不敢抢行,他觉得这种行为非常不礼貌,也让他非常恼火。
  养成好习惯 交通更通畅
  连日来,笔者在市区多个主要路段,特别是车站、商场、商业街等人流车流量大的路段看到,在车让人的同时,仍然有个别市民没有养成结群等候通过斑马线的习惯,甚至慢慢吞吞过马路,车辆启动时,仍单独走在斑马线上,与车辆抢行,这样不仅非常危险,而且增加了道路交通压力。
  市民王颖说,不论在开车还是步行,她都很注意让行,特别是走路时通过斑马线,每次都会结群并加快脚步通过,毕竟互相尊重才文明。在日常出行中,双方应该换位思考,司机和行人都从自身做起,互相礼让就能成为文明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近年来,我市实施的‘车让人’规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但在倡导‘车让人’的同时,有必要对‘人守规’进行相应的规范,有些城市就在交通法规中增加了‘遇有机动车让行的,行人应当快速通过’的规定。”市民张勋说。采访时,大家都表示,互相礼让是市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文明城市的具体表现。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街面管理和引导,切实增强市民文明交通意识,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调研,在人流特别密集的场所附近建设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