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追寻红色记忆探访秀美南充
——第九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暨百名社长总编南充行全媒体采风活动侧记
 

杜杰 谯灵敏 罗虹

  9月27日至28日,第九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暨百名社长总编南充行全媒体采风活动在四川省南充市举行。座谈会结束后,来自中国报业协会、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120余家报业协会、新闻传媒单位、大型企业内刊的200余名嘉宾前往南充市仪陇县和阆中市开展全媒体采风活动,先后参观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朱德同志旧居、张思德纪念馆和天宫镇五龙村、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城等地。
  活动中,嘉宾们纷纷表示,南充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景色秀丽,此行收获满满;他们将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切实发挥媒体作用,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做好党的宣传工作。
  红色文化底蕴厚重
  9月27日下午,仪陇县马鞍镇琳琅山下,秋风送爽,丹桂飘香。
  参加采风活动的各位嘉宾来到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广场,向朱德同志汉白玉像敬献花篮。随后,嘉宾们先后走进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和朱德同志旧居参观。“参观了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厚重的图片、一篇篇朴实的文稿都是鲜活的教科书,都在无声地述说着朱德元帅光辉的一生,让我思绪难平,心生景仰。”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志伟说,“朱德元帅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却生活俭朴,勤政清廉,谦虚朴实,是我们报业人虚心学习的楷模;同时,也不断激励着我们向朱德元帅学习,传承优秀革命精神,为祖国的事业奋斗。”
  9月28日上午,嘉宾们起了个大早,来到张思德纪念馆,跟随现场讲解员,嘉宾们历经“谷雨时节、红星照耀、漫漫征途、忠魂永驻、为人民服务”五个单元,通过看实物、图片、史料,了解张思德同志平凡而光荣的一生,更加深刻懂得“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了解张思德是在我读书时期,但以前一直都不知道张思德是仪陇人。这次有幸参加采风活动,才更深刻地了解了张思德平凡而光荣的一生,感受到了仪陇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青海油田新闻中心油城电视报副总编辑祁大中说,在讲解员的详细解说中,他对张思德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特别是重新感悟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阆中古城山水秀丽
  9月28日上午,从张思德纪念馆出来,嘉宾们乘车而行,来到阆中市天宫镇,感受乡村振兴在南充的生动实践。
  在天宫镇山水文化小镇,嘉宾们漫步其间,或驻足观看民俗文化表演,或在上了央视新闻的素清婆婆咖啡馆里,看着素清婆婆煮咖啡,磨豆、焖蒸、装杯动作流畅,不一会儿,一杯香气四溢的“素清咖啡”就端在了嘉宾们的面前。
  在五龙村农博馆,传统农具让嘉宾们眼前一亮,大家体味农事、回忆往昔。在农博馆外,稻草扎成的动物形态逼真,引来嘉宾们纷纷合影留念。
  “阆中市天宫镇让我感到惊艳,特别是五龙村将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旅游的紧密结合,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南充乡村旅游可圈可点。”宁夏报业协会秘书长王伟说,四川是天府之国,农业资源丰富,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推动乡村振兴就是需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农耕文化,五龙村阆中农耕文化体验馆的创意非常好,走进馆内,只见农耕历史长廊上挂满了蓑衣和簸箕、收谷机等生产工具,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阆中市五龙村从一个贫困村发展为一个乡村旅游示范村,让我感受颇深,通过脱贫攻坚农房建设让家家户户都发展成为民宿,增加家庭收入的做法值得学习。”甘南日报社副总编辑尹洛赛说,尤其是打造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展出各类特色老物件,让游客能够重拾旧时光,并且也借此机会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让下一代年轻人能够通过过去的农具,了解农耕文化,了解当前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农耕文化博物馆不仅成为让当地农户增收的景点,也成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
  “阆中古城作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早就如雷贯耳,我对阆中之行充满期待。”大兴安岭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志强说,阆中三面环水、四面环山,地理位置优越,还孕育了春节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行走在阆中古城,让我深深感受到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身临其境感受到三国文化,阆中古城是让人留恋、久久回味的一座古城。”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