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第一期“宝鸡好人”发布仪式现场张敏涛摄 本报记者韩晓磊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为宝鸡追赶超越、加快“四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道德支撑,形成了共同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文明宣传融入市民生活
漫步在市区炎帝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与葱翠树木、古朴建筑相得益彰,在无声无息地向人们传递着文明的力量。
晨曦中,市民童亚丽领着6岁的孙子来炎帝园锻炼,间隙,她耐心地向孩子解释公益广告上的字是什么意思。童亚丽告诉记者,这类宣传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在我市,不仅在公园广场、公交站牌、户外大屏、工地围挡上,就连一些背街小巷里,一幅幅制作精美的中国梦、中国力量、身边好人等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在学校、在社区、在企业、在军营、在车站、在景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横幅、标语、海报、灯箱、道旗、展板比比皆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实现了常态化和立体化宣传。风成于上,习化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引领着社会风尚。
榜样模范激发向上力量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们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扛起体温检测、消杀消毒、保供应保生产的重担。他们不惧危险、不讲报酬,把奉献摆在第一位,在“大疫”中书写了“大义”。
宝鸡小伙朱如归克服重重困难,辗转来到湖北省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参加抗击疫情志愿服务59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宝鸡担当”。
宝鸡“轮椅姑娘”渭梅女,3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双腿,但身残志坚的她,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乐观的笑容,并以自己的拼搏经历感动了许多人。
如今,像他、像她、像他们一样的人,在宝鸡还有很多。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自强励志、孝老爱亲、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宝鸡好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宝鸡好人”已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响亮品牌。
为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市大力评选、表彰、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公众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效仿意愿。在榜样的带动下,人们纷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常为义善之举,常做有益之事。
同频共振奏出发展强音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晒家风”、诚信宝鸡建设、“扶德工程”建设、“十星级文明户”评比、“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做到入心入脑。特别是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诚信单位、诚信个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诚信宝鸡”美名远播;举办“道德模范在身边”“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让“宝鸡好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开展“三秦工匠”“最美退役军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等评选活动,以及“学雷锋”等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更为宝鸡文明城市创建增色添彩。
最美退役军人王辉、励志青年渭梅女、道德模范许向东等典型人物不断涌现,让宝鸡频频登上热搜,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广大默默无闻的志愿者,更是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宣传员,不断助力宝鸡建设文明之城。
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贯穿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宝鸡奏出了创建文明城市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