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本市新闻
第05版:金融之窗
第06版:文 化
第07版:市场监督管理
第08版: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
金台区入选首批“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
满城劲吹文明风
人人都是创文参与者
麟游至宝鸡天然气输气管道项目开工建设
庆丰收佳节享艺术盛宴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市政协开展“委员活动日”活动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满城劲吹文明风
——宝鸡市持续发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纪实
本报记者庞文渊
九月的西秦大地,叶绿花艳,如诗如画。漫步在宝鸡大街小巷,只见道路整洁、绿树成荫,车流如梭、礼让行人,游园广场歌声飞扬、舞姿蹁跹……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文明新风从“街头”吹进市民“心头”,文明成果惠及万千群众。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也是一首久久传唱的赞歌。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秉持“为民创建、创建惠民”的理念,持续发力,擦亮“全国文明城市”这张“金名片”,“文明”一词就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每个人崇德向善,用行动引领文明风尚,铸就城市之魂。尤其是今年以来,市上在做好疫情防控“加试题”的同时,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全力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勠力同心让文明丰富城市“内涵”
美德是立身之本,文明是城市之魂。自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以来,宝鸡市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从“细”处着眼,在“认知、践行、引领”上着力,创载体、搭平台、树典型、造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崇德向善的力量蓬勃生长。
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作出批示:细化责任,抓好整改,举一反三,防止就事论事。市长惠进才批示:要再动员、再部署,压实相关部门和各级责任,确保高分通过。市委文明办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12个测评项目、88项测评内容、180条测评标准,修订完善了1000多个考察点和27类测评标准,向79个创文责任部门下达任务清单,实行“领导包片、部门包段、干部包点”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做到“区域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定责任”,拾遗补缺、建立台账、销号管理,并将测评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增进民生福祉,为幸福“加码”,是宝鸡创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金台、渭滨、陈仓、高新4个区,针对城建民生“短板”,实施了集贸市场提升、公共厕所增量、老旧小区改造、停车场扩建等一批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城市景观风貌、沿街建筑靓化、市容秩序整治等“十大行动”。
目前,新建的8座渭河大桥中,植物园、联盟、陆港3座建成通车,“五馆合一”的宝鸡市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开放,大庆路、姜谭路等30多条旧路和128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完工,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6.59万套,惠及群众70余万人。
在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中,市上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相继建成清姜河生态景观公园、滨水生态园、渭河两岸绿色长廊等一批精品景观。金台区在全市率先建成智能化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让城市更洁净。目前,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7平方米,市区水域面积达420万平方米,市区空气优良天数位列关中地区前列。
陈仓区市民张丽君说:“每逢节假日,带着家人行走在‘百里画廊’‘千亩荷塘’,观赏生态美景,心情愉悦,生活在这座城市,感到非常幸福!”
志愿服务让文明照亮幸福家园
每到周末,在宝鸡大街小巷,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打扫卫生、文明引导……成为城市里最显眼、最暖心的风景。近年来,全市网上注册志愿者23万余人,实施项目10200个,服务时长102万小时。
斑马线,是城市道路的“生命线”,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素养的“刻度线”。“不玩手机不打闹、绿灯一亮快通行”“车遇行人让一让、人过车启快通行”等“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的文明交通宣传牌在市区有200余处。文明交通实践活动,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和谐、更有序。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越来越多的司机在斑马线前减速停车礼让行人,成为城市里一道靓丽又暖心的风景,也让文明之“花”香气四溢。
如果说马路是城市的“血脉”,那么一辆辆出租车就是“血脉”中奔流而过的“细胞”,它携带着城市的“新风”,成为城市“流动的名片”。高新区市民王建华说:“这几年,穿梭在街头巷尾的出租车变了样。统一干净的车顶,动态发布‘宝鸡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等文明用语,让人眼前一亮。”
“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市广场、在公交站台的候车亭、在建筑工地的围挡,这些随处可见的文明公益广告,既养眼又养心,于无声中传递着文明正能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市上扎实推进凤县、千阳县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在凤县举办了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揭牌暨“文明实践大篷车”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在千阳县召开动员大会为12个志愿者大队授旗。陇县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市级试点县,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走得更实、走得更深、走得更远。
尤其是在今年疫情发生后,全市近1.5万名志愿者加入防控战线,志愿服务项目达70个,服务时长累积近20万小时。800余家文明单位志愿者走上街头,参与防控。市上对陇县防控一线父子兵、扶风县志愿者王辉等20多名先进典型的事迹进行集中宣传,志愿者朱如归的援鄂事迹在“央视”播出。
拨亮“心灯”让文明涵养城市“气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宝鸡,在创文路上,拨亮城市“心灯”,让文明之韵涵养城市“气质”。
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市上深化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活动,王辉、马艳卿等22人荣获第六届宝鸡市道德模范称号,宝鸡市援鄂医疗队荣获特别奖荣誉称号。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7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陈礼国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今年,全市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6人荣获“陕西好人”荣誉称号;3人入选《陕西好人Show》专栏封面人物。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青少年的“心灯”更亮。市上组织未成年人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参与祭英烈、点击献花的未成年人、教师、家长达到58万余人次;高新二小孙善若溪、岐山县城关小学朱美希获得“陕西省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千阳县启文小学马一博、太白县咀头小学王子悦获提名奖。目前,宝鸡已把人民公园、河滨公园、儿童公园,分别建成好人主题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公园。
乡风文明建设亮点纷呈。市上以千阳县、眉县、陈仓区省级重点示范县(区)和岐山县、扶风县、凤县市级重点示范县为龙头,融合移风易俗、扶贫扶志扶智,依托红白理事会、道德讲堂平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扩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覆盖面,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灯”进村入户、进脑入心。目前,全市13个县区的1167个行政村中,“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数量达994个,达标率85.17%。
文明,是一个城市最美的名片。从烈日下汗流满面的交警,到寒风中坚守岗位的志愿者;从第一缕阳光下清理垃圾的环卫工,到霓虹灯下劝说占道摊主文明经营的执法队员;从24小时不关手机以社区为家的党员干部,到自觉清理楼道垃圾的老旧小区居民……西秦大地处处盛开文明“花”。
文明之风浩荡来,满城无处不飞“花”。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精心浇灌文明之花,诠释惠民温度、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宝鸡追赶超越新篇章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