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综 合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强化合作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弃渣场栽上花椒树
一技在手就业不愁
花海闻花香十里劳作忙
先参保多份保障后退费少了烦恼
让百姓饭碗端得更稳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花海闻花香十里劳作忙
——陕西岐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采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彤都红刚
宽敞的道路旁开满了娇艳欲滴的四季玫瑰,初秋的空气中弥漫着让人陶醉的馥郁花香……徜徉在由紫叶矮樱、四季玫瑰等组成的“大花园”中,让人流连忘返。这是记者最近在陕西省岐山县雍川镇马江村采访时,看到的美景。
已是初秋,忙碌的场景在近千亩的马江村花圃中随处可见。时至黄昏,67岁的张金侠仍然在地里转悠,查看着每株鲜花的长势。她说,因为缺资金、少技术,他们家在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何找到稳定脱贫的产业,曾是她最头疼的问题。
借助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原先种植单一作物的马江村,渐渐成了粮食与花卉等经济作物并重的“花园”新农村。
“每年6月到9月,我和老伴儿会在花圃中从事拔草、打药、浇水等力所能及的劳动,一个夏天的纯收入能超过6000元,现在家里顺利地摆脱了贫困。天天可以在如画般的花园中劳动,我们的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张金侠说。
和张金侠一起“看花”的老伴儿袁志宽说,马江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7887亩的广袤耕地是稳步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最好条件。“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军平等村干部的带领下,村里先后建立了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辣椒种植基地、芦笋种植基地、苗木花卉基地、手工挂面生产基地,多个农业产业合作社和一个劳务公司也先后建立,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在马江村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他说。
陈军平介绍,近年来,马江以村域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注重产业结构升级,在确保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现在村里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在加快,苗木、花卉、设施瓜菜和芦笋、花椒、樱桃、葡萄、辣椒等经济作物,经过合理布局,慢慢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田地,群众也慢慢尝到了结构调整的甜头。“马江村全部1385户5248人中,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458人,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目前已实现脱贫的有118户42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生态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温馨和谐、成果共享的美丽乡村,正在马江村由愿景变为现实。”
(新华社西安9月10日电)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