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鑫诺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向外地发送医用金属材料 本报记者韩正强
9月7日上午,宝鸡拓普达钛业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加班生产。随着电脑指令的输出,流水线上一根烧红的钛棒很快被锻造成产品送了下来。据了解,今年1至7月,该公司产值8000万元,同比增长20%。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稳妥应对、有效解决的思路,全力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活力快速回升,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平稳向好。今年1至7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6.3%,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7和6.0个百分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位列全省第一。民间投资增长17.3%,社会各界对我市发展预期看好。
精心扶持复工复产筑牢发展基础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但宝鸡人坚定不移,发展的信心毫不动摇。
2月上旬,我市在第一时间要求企业在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宝钛、陕汽、吉利等30户重点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全市很快动了起来,至3月4日,全市795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应复尽复。
为帮助企业发展,市上出台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简化复工复产程序,开通“金融绿色通道”解决企业资金难题,落实稳岗补贴、减税等政策,让企业轻装“发动”。同时,全市数千名市县干部包联帮扶1616户企业,帮助解决2300多个问题,激活了企业的活力。
先声夺人,赢在起跑线上。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我市经济逆势上扬,发展势头喜人。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1至7月,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实现增长。工业投资增长25.1%,民间投资增长17.3%,新设外资企业5户,实际利用外资5941万美元。宝鸡的做法得到中省充分肯定,被央视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
狠抓项目拓展宝鸡发展新动能9月3日,蔡家坡陕汽商用车项目一派火热的建设生产景象。已建成的组装车间内一辆辆汽车从流水线驶了下来,综合站房、涂装车间正有序推进。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一边建设一边生产,今年1至7月,实现产值60亿元,预计今年能达100亿元。
项目是发展的引擎。今年我市抓项目稳预期,夯实宝鸡发展新动能,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县将重大项目推进联席会议机制、重大项目谋划等纳入专班日常工作,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市领导多次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现场倾听项目建设中的困难,聚力解决项目建设问题,促使项目早日落地建成投产。
采访中,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年度投资166亿元的140个市级工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秦川机床18万套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秦达年产2万辆特种专用车等项目进展顺利。麟游工业循环综合利用、力兴钛及钛合金航空新材料产业园等10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顺利开工……
诸多项目的开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和后续发展的动能,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我市抗风险能力,提振了大家的信心,也让我市发展亮点纷呈,城市魅力和老百姓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稳粮稳菜保障“米袋子”“菜篮子”供给
9月4日,陇县东南镇农民购买化肥、准备种子,着手种冬小麦了。今年夏粮收成非常好,他们期盼明年有个好收成。
民以食为天。稳预期,稳住“米袋子”“菜篮子”事关国泰民安。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我市始终将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头等大事,在春播的第一时间复工复产,及时把农药化肥送到田间地头。针对小麦病虫害,农业部门全力以赴,组织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除病稳产,保证了粮食安全生产。“全市夏粮产量达到83.27万吨,增长6.8%。蔬菜产量150万吨,增长3.4%。”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同时,市上抢抓全省“3+X”特色现代农业工程机遇,扎实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新发展设施农业2.34万亩,高山蔬菜5310亩,新建千头生猪养殖场30个,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58.37亿元,增长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