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喜铃》:为脱贫攻坚鼓与呼
本报记者王星





  
  连日来,新编秦腔现代剧《喜铃》正在从唱段、舞美、配乐等方面进行打磨提升,为即将到来的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做好充分准备。《喜铃》是扶风县近年来倾力创排的精品剧目之一,该剧以“陕西省唯一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先进人物——扶风县召公镇吴家村村民王喜玲为创作原型,以主人公“喜铃”因病致贫、带病拼搏、脱贫致富等主要事件为切入点,讲述了她在脱贫路上遭遇的挑战与坎坷,以及其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历程,生动剧情传递着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致敬“喜铃”柔弱肩膀扛起希望
  新编秦腔现代剧《喜铃》由扶风县剧作家吕松柏编剧,剧中的主人公和情节都源自于扶风县主动“退贫”第一人、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王喜玲的真实经历。吕松柏希望通过他的笔端,打造一部催人奋进的正能量作品。
  王喜玲是扶风县召公镇吴家村村民,她命运多舛,在不惑之年罹患癌症,紧接着丈夫又不幸去世。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成为贫困户的王喜玲没有向命运低头,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当起了苗木经纪人,并带头成立了扶风县喜林苗木果蔬专业合作社,帮助和带动身边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领路人”。2018年10月,王喜玲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吕松柏是扶风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多年来他一直笔耕不辍,当他得知王喜玲的事迹后,便决定以王喜玲为原型创作一部剧本,弘扬她身上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精神,号召人们以她为榜样,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了写好剧本,吕松柏多次面对面采访王喜玲,并在与吴家村村干部、村民的交谈中进一步了解情况,搜集素材和生活细节,从中挖掘人物的闪光点。2018年12月,《喜铃》剧本完成,全剧共分为“霹雳惊心、卖猪巧遇、热心帮扶、亦梦亦幻、奋进不息、堵门砸车、沉着应变”七场戏,塑造了立体饱满的“喜铃”人物形象。
  2019年3月,扶风县委宣传部、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对剧本《喜铃》进行编排,通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陕西明星演艺公司作为本剧目的排演单位,以原扶风县人民剧团原班人马为基础进行排演,力争拿出最好的作品奉献给观众。
  榜样力量奋进故事传遍城乡
  2019年5月,新编秦腔现代剧《喜铃》开排。经过两个月的排练,7月2日晚,《喜铃》在关中风情园扶风会堂进行首场演出,浓郁的地域特色、生动的扶贫剧情、感人的细腻唱腔,令现场观众感动不已,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给予了作品充分的肯定。
  这部戏深度挖掘王喜玲脱贫助贫的先进事迹,是继数字院线电影《脱贫路上》之后,又一部以王喜玲为创作原型的优秀作品。该剧是扶风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涌现出的脱贫攻坚题材优秀剧目之一,也是扶风文化走出去的示范引领的一部精品力作。
  《喜铃》的成功上演,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同时好评如潮。观众纷纷留言道:“这是一台主题昂扬的舞台艺术精品!”“这部戏让人感受到了‘喜铃’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看到的最好最真实的一场秦腔戏!”“这不是戏,是生活,是真正的生活!”
  不久后,《喜铃》受到陕西广播电视台《秦之声》栏目组邀请,到西安进行了节目录制。为了保证录制效果,剧组还邀请了西安易俗社原社长,国家一级演员、一级编剧,被陈忠实先生称赞为陕西“戏剧状元”的冀福记先生为导演,对剧本再次完善。去年,新编秦腔现代剧《喜铃》先后在扶风、千阳、陇县、麟游等县区巡演60余场,在赢得了观众掌声和赞许的同时,也让王喜玲脱贫攻坚的奋进故事传遍城乡。
  打磨提升精品剧目喜迎盛会
  今年10月中旬,我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将在宝鸡举办。为了迎接在家门口举办的盛会,《喜铃》剧组再一次细心打磨全剧,从前台到幕后、从表情到唱段、从灯光到舞美,剧组中的每个人都在不断否定自我,不断提升,争取把演出做到最完美。
  打磨过程中,在诠释“喜铃”奋进精神的同时,演员们着力探索现代戏曲在传统的唱、念、做、打中新的融合。经过反复修改,在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喜铃》顺利通过了省市专家组的初审。随后,剧组马不停蹄地开展录制工作。因为计划在5天内完成录制工作,全体工作人员和演职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
  从7月13日开始,《喜铃》剧组人员赴岐山大剧院进行录制前的准备工作,开始舞美、灯光的安装调试,为了确保舞台艺术效果,加班加点调试灯光。但突发情况还是发生了,在正式录制的前一天,饰演女主角“喜铃”的演员、陕西“四小名旦”之一的梁少琴在排练过程中不慎扭到了脚,工作人员为她快速冷敷处理,经过短暂休息后,梁少琴忍痛完成了彩排。她说,或许是“喜铃”的韧劲儿,让自己忘记了伤痛,坚持了下来。
  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在当天的录制现场,演员们凭借出色的唱段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超水平发挥,顺利地完成了人物形象塑造,让“喜铃”的奋进精神在舞台上大放光彩。
  这段时间,《喜铃》剧组又在不断研讨,他们决心在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期间,将这部新编秦腔现代剧完美展现,让观众再次感受到“喜铃”的人格魅力和奋进精神。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