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我市开展诚信建设提升行动:
守信畅行万里失信寸步难行
本报记者周淑丽
  诚信,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考评指标。在我市,诚实守信的意识不断得到强化,而随着信用宝鸡的建设,信用的篱笆越扎越紧,守信畅行万里、失信寸步难行。
  近日,记者来到金台区人民街综合市场,发现餐饮摊位干净整洁,每个商户的玻璃窗口上都贴着“文明经商、诚实守信”的红色标牌,商品明码标价,就餐购物的市民扫码或者现金支付,很少产生价格纠纷。而在市场的一角设置着“复秤台”,记者观察发现基本没有市民来这里复秤,市场一名工作人员说:“这里的商户都是经营了十多年的,比较讲诚信,复秤很少见短斤少两的。”随后记者随机走访了市区一些综合市场,发现很多市场的复秤台都很冷清,有市民说:“现在风气好了,短斤少两的事很少,复秤台几乎没啥用。”在渭滨区峪泉路一快递服务点,记者发现店里堆满了各家快递公司的包裹,店里员工说,他们免费代收快递,快递员和市民都很自觉,很少有错拿或丢失的事情发生。正说话间,一位女士进店寻找自己放置了一周的快递,找到后她高兴地说:“快递放这么久,以为找不到了,没想到保管这么好。”
  讲诚信不仅在市民中蔚然成风,也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记者了解到,我市信用体系建设两年多来,市场监管、公安、法院、农业农村、国土等市县500余部门和单位接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这些信息就像一个精确的数据扫描仪,可迅速检测出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情况。这些信用信息通过互联网“双公示”向社会公开,便于各行各业随时查询和监督,一旦企业因失信被列入黑名单,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