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挖掘周文化的永恒价值
孟建国

  中华文化有明确系统文字记载的历史大体上从西周开始,以《诗经》为首的六经是儒学的根本经典。六经“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是尧舜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结晶。孔子及其弟子通过作传、述论、解经等形式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内容作了综合性的集成发展。之后历代儒家一直居于中华文明主要传统地位,维系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生生不息与繁荣发展。其本身也随着历史的进步而繁衍变化、推陈出新,与其他中外思想文化碰撞融合,海纳百川,自强不息,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般认为,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主要来源是周文化。周文化的主体内容是周公制定的礼乐文化,同时,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地升华萃取,形成了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如此说来,周文化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源头,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周文化包括先周文化、西周文化和东周文化三个部分。先周文化是指周武王克商以前周人的早期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姜嫄、后稷时期,公刘在古豳地垦殖发展的时期,直到古公亶父、周文王在岐地开创国家雏形时期。其中最重要、文字记载最丰富的是从古公亶父迁岐到周武王伐纣,大体上一百多年时间,历经三代。周人在岐下建宫室城邑、兴农练兵、笼络人才、积聚力量,为兴周灭纣打下了雄厚基础。这期间形成了一系列初创文化,包括敬天尊祖、仁德爱民、尚贤抚远、创业勤事等思想,初步规范于这一时期,这是周文化的奠基和初创期。西周文化是指从周武王兴周灭纣建立周王朝开始,到周平王从丰镐东迁洛阳,大体上近三百年时间。这是周文化主要形成期,周公制礼作乐、宪章文武即在这一时期。这个时期国家基本统一,政治安定,经济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兴旺提供了条件,是周文化的辉煌鼎盛期,周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产生于这一时期,也是我们研究周文化的重点。东周文化是指从周平王东迁到东周灭亡,即春秋战国时期,大体上五百年。这是周文化动荡分崩、“礼崩乐坏”的时期。所谓“礼崩乐坏”,不是说礼乐灭亡了、消失了,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浪淘沙、重新聚合演进。从春秋时期的几十个邦国,演变为战国后期的七个诸侯国,从诸子百家蜂起,到最后演进为孔、老、庄、墨、法等几个主要学派。而其中最为突出的,还是继承了西周礼乐文化衣钵的孔子儒家学派,后来经过汉、隋、唐、宋诸代不断扩充完善,推崇提高,成为中华文明两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主流。
  自鸦片战争以来,古老的中华文明便开始了艰难而痛苦的现代文化转型,在探索“中国特色”发展的道路上,风雨沧桑,历经波折。这个“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如何实现传统儒家文明的现代转型问题。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上下求索,多方探索。尤其是在学习西方的道路上彳亍前行,吃尽苦头。在价值混乱、道德滑坡、精神懈怠的社会转型期,人们不得不把眼光转向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这就是“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物质追求基本满足以后,精神追求便日益强烈和迫切。精神追求的基本元素就存在于中华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的宝库中,这其中包含的内在丰富价值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和估量,是最可宝贵的社会资源。而儒家文化的主要源头和内核便是周文化,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探讨周文化的主要意义。
  周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礼,是指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是带有一定强制性和遵从性的制度安排。乐,是以歌唱音乐等方式,对人的思想心灵乃至社会风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感人、动人。礼乐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引导社会向善,遵从公认的社会价值规范。礼是制度性的,而乐是自觉性的。把要求遵守与自觉遵守秩序规范相结合,把对行为规范的要求与对思想道德的要求相结合,把对社会管理者的要求与对管理对象的要求相结合,是周文化的一大创造,是周人对人类社会文明的一大贡献,这也是我们研究周文化的重点。
  周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归纳为敬天尊祖、孝亲贵老、尚贤重教、明德慎罚、和合仁爱等。后来经历代儒家提炼概括,又归纳为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几个方面,成为儒家的核心价值所在。尤其是周人所讲的“德”,有性格九德、伦理九德、民本九德,基本涵盖了做人处事、为政为民、钱财义利、修身理家的各个方面。其中民本五德,曰正德、和德、仁德、归德、教德。这些周礼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表现,正是我们今天应该着重研究探讨、继承弘扬和发展的主要内容。
  不可否认,思想文化是有超越性的,有些价值是持久、永恒作用于人类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正能量、人类价值的正能量,这些思想文化正是今天的人们和社会所需要的,是旱时的甘霖、秋天的明月。从社会管理者到老百姓,大家认定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具有真理性、正确性,有推动人向善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巨大作用。这就是其永恒、持久的价值,也就是其现代价值。
  (作者为陕西岐山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著有《岐下集》《风雨尘声》《黄楼吟》等诗赋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