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民政专刊
第06版:文 化
第07版:体育周刊
第08版:西秦视点
标题导航
|
预防疾病致残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家庭中如何发现孩子早期发育异常?
康复救助惠及残疾儿童
宝鸡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一览表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康复救助惠及残疾儿童
凤县双石铺镇的小凯凯出生后被诊断为脑瘫,通过残联康复项目救助,在经过13个疗程治疗后,1岁7个月时,小凯凯会独自站立和走路了,尽管步态不稳,可对父母来说已是很大的惊喜了。而且,小凯凯双手能主动抓物,听见有人叫名字时会有反应,偶尔还会叫“爸爸”“妈妈”“奶奶”,因为小凯凯的进步,其家庭氛围也轻松了不少。
残疾风险伴随每个人,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对智力低下、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落后等已存在高危因素的儿童而言,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市残联康复科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儿童早期干预是指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医疗、教育活动,主要是利用大脑发育的特点,提供良性刺激,促进增殖脑细胞的发育和髓鞘的形成,最大限度发挥脑细胞的可塑性和代偿能力,从而促进患儿大脑的发育,减轻其伤残程度。0-6岁,特别是3岁以前是患儿康复的黄金时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多数患儿能显著改善功能。
宝鸡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关心关爱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2019年3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对全市0-6岁视力、听力、肢体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训练救助,以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的负担,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需求。《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到2025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市、县康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各县区也出台了本县区的实施意见,全力抓好这一惠民政策的落实。为完善救助制度配套措施,我市还规范了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的服务内容、流程和方法,全市有6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被列入全省首批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范围,极大方便了残疾儿童就近就便接受康复救助。2019年,全市累计投入1291万元,通过实施肢体矫治手术(人工耳蜗植入)、康复训练、适配辅助器具,救助0-6岁听障、肢体(脑瘫)、智障、孤独症残疾儿童419人,基本实现了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康复服务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今年以来,为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安全高效运行,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市残联指导全市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按照“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广泛开展线上康复教学和“一对一”家庭康复指导,保障全市残疾儿童防疫、康复两不误。同时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康复机构上门送训活动,解决部分残疾儿童到康复机构受训困难的问题,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
在全面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同时,我市残疾预防各项工作也在积极稳步推进。群众优生优育和防残意识显著增强,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广大儿童家长对残疾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叶酸服用、优生四项检测、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等方面科普知识得到大力普及,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张蓉)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