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吃完碗里最后一粒米
本报记者张琼
    岐山苗家祠堂前挂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家训。

    扶风《王氏族谱》中有族训,明确写着“崇勤俭”。

  
  “娃呀,粮食糟蹋不得!”
  节约粮食这四个字,宝鸡人祖祖辈辈讲了千百年。
  早在三千多年前,节俭之风就吹拂着周原大地,而今,在宝鸡农家大门上,常能看到“俭以养德”“勤俭持家”等门匾;在我市许多族谱家训中,对后代子孙有崇尚节俭、惜粮爱粮等明确要求。
  同时,物质生活日渐富裕后,我们身边也出现了一些浪费粮食的现象和心理:请客讲排场剩菜一大堆、打包没面子剩下才体面,还有人认为,饭是我买的剩下也是我的……
  吃完碗里最后一粒米,是对粮食的节约,也是对农人汗水的尊重,更是对祖先节俭精神的传承,还能显示个人和集体的修养——
  周原节俭之风吹拂千年
  “他姨,吃了么?”这是宝鸡农村乡邻之间打招呼的常用语,类似于城里人见面时说的“你好”,可见宝鸡人对吃饭的重视。周原人有爱惜粮食的传统,三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周人就有了节俭观念。
  周公认为,殷人耽于逸乐,所以失去天命;周人勤俭有德,最终获得了天命。按《诗经》的描述,周人到达周原时,山上植被茂盛,山下河流丰沛,土壤是良田。古公亶父率部族定居此地后,开始开垦农田、辛勤耕种,大力发展农业。周人崛起,农业壮大是牢固基石。
  周人在物资日益充足之后,没有像殷商一样享受“酒池肉林”的奢靡,反而提倡勤俭克制的德行。2012年,渭滨区石鼓镇石咀头村村民开挖房屋地基时,意外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一个方形器物,上面放置着彝、卣等酒器。考古工作者称它为“禁”,作用类似于今天放吃喝用具的桌子。为何叫禁?周人吸取商灭亡教训,禁止周人过度饮酒,所以把这种放置酒器的“铜桌子”叫禁,用来提醒警示自己。周人还出台了第一部戒酒令《酒诰》,申明“以殷为鉴、尚俭戒奢”的态度。酒是粮食酿造的,减少酿酒无疑也是对粮食的节约,禁和《酒诰》传递的正是周人节俭克制的自我要求。
  同时,古人也意识到,节俭并不是吝啬,不能用“啬皮”“刻薄”给节俭抹黑。周原田野上,至今有拾麦穗的风俗:在刚割完麦子的地里,老人、孩子提着篮子捡麦穗,就像过筛子一般。著名作家张洁有篇散文《拣麦穗》,讲的正是在岐山蔡家坡一带拾麦穗的事。凤翔人宋娟说:“拾麦穗是为了减少收粮的遗漏和损失,做到颗粒归仓,尽量不浪费一粒粮。”
  其实,拾麦穗风俗里不仅有节俭,还有宽厚的给予意味。《诗经·小雅·大田》有云:“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大意是周人在收粮时,有意在地里遗留一些禾和穗,方便没有能力耕种的寡弱者去捡拾,用以果腹。
  可见,老祖先对待粮食的态度是节俭但不吝啬,有一份温情的赠予。粮食宝贵,不可浪费,但可以分享给急需之人。
  民风家训传承节俭家风
  “宝鸡地区农耕文化厚重,许多人有务农或在农村生活的经历,老辈人也一直用自己的言行,把节俭粮食观念一代代传下去,宝鸡人节约粮食的传统和民风较为浓厚。”宝鸡民俗博物馆特邀顾问李福蔚说道。
  岐山县雍川镇何家村苗家家训有四个字——“孝、友、俭、家”,其中,“俭”要求苗家子孙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63岁的苗家祠堂管委会会长苗晓智介绍,过去每年大年初一上午,苗家儿女齐聚祠堂,祭祖之后,德高望重的长辈给祭拜者发馓子,如果哪些苗家子弟“不孝、不友、不俭、不家”,就不给其发馓子,以示惩戒。哪个年轻人没吃上祠堂的馓子,是一件丢人事。苗晓智说:“厚德的人都勤俭,不勤俭的败家子人人见不得。”如今,苗家祠堂也是家风家训馆,节约粮食等家训被贴在祠堂门口墙上。苗家祠堂旁,沃野在侧,村民用方言念着“俭”字家训后的警示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看着认真吃面的老人小孩,让人感受到了村民对粮食的珍重。
  在扶风县天度镇天度村七旬村民王忠蒙手中,记者看到一份《王氏族谱》复印版(原件存于扶风县档案局)。这部始修于明代的族谱族训中,“崇勤俭”是重要的一条族训:“自古帝王开国承家未有不自勤俭中来也,我始祖以稼穑肇基……”明确告诉后人勤俭是大德,王家兴旺离不开勤俭。同时,又提醒后人节俭要有度:“可过勤毋过俭,俭过则吝啬薄恶相趋而废人伦也,交际则窃俭名而害俭者也,故不勤不可,不俭不可,不得其俭不可。”王忠蒙解说,族训认为节俭不是吝啬,不能借着节俭的名义待人做事凉薄吝啬,要能领会俭的真正含义。
  90后青年刘欢说:“小时候,剩饭、挑饭会被爷爷用指头弹脑袋。长大后,每次打饭时都会想起爷爷说的话,‘吃多少舀多少,糟蹋粮食要不得’。”西府大地上,像这样关于节俭的故事还有很多,世代传承着节约粮食、勤俭持家的民风村风。
  不弃粒米的样子很美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纵然有父辈的劝诫、文明饮食的宣传,在当今生活中,饭桌上的浪费依然存在,一些不良饮食观念依然存在于部分人头脑中。
  80后市民陈红霞说,一次同学聚餐,请客者为显示热情和大方,点了满满一桌菜,摆不下时碟子上面摞碟子,聚餐结束,一大半的菜都没吃完。大家碍于面子,也没有人提出打包,十分浪费。问及不打包的心理,陈红霞说:“别人都不打包,自己打包带回,显得很寒酸、爱占便宜,为了给同学们留下一个‘体面’的印象,自己也默认了这种浪费。”
  陈红霞的话引人反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认为招待朋友摆上的吃食越多,才越显得热情,打包食物的人会被认为是占小便宜。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活动,让食物成为无辜的“背锅侠”,也让餐桌文化上的“俭”失了光彩。
  在我市经营饮食店铺的王慧发现,从餐桌上来看,中老年顾客粮食节约意识相对较强,年轻人没有缺吃少穿的经历,对节俭粮食感触不深,剩饭剩菜现象较多一些。王慧认为:“需要继续引导文明的餐桌文化,渐渐养成吃多少点多少、打包体面等集体习惯,人人都认为打包是一件有修养、很体面的事,自然都会去打包。”
  餐桌文化的陋习与善举,均非“一日之功”。当我们能够从个人做起,以自己为起点,践行光盘行动,按需点餐、吃不完打包、不倒不弃、人走桌清,以节约粮食为荣,铺排浪费者就会觉得不体面。吃完碗里最后一粒米,不仅是个人修养,也是社会责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