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文 化
第06版:农业农村专刊
第07版:体育周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千古流芳大散关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千古流芳大散关
白杨
屹立于山间的“天下雄关”本报记者黎楠摄
古大散关成为旅游胜地本报记者黎楠摄
摩崖石刻“铁马秋风”本报记者黎楠摄
南宋名将吴玠、吴璘雕塑白杨摄
8月11日,宝鸡日报“走进巍巍秦岭,感受中华祖脉”采访团从市区沿着川陕公路向秦岭方向行驶,一路蜿蜒上行,路边的美丽风光让人沉醉其中。
越往前行驶,山势越险峻,不一会儿,大散关就到了。这里两面都是险峻的山峰,中间是蜿蜒的盘山公路。
大散关亦称“散关”,位于市区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畔,因置关于大散岭而得名,为关中四关之一,是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现在的大散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遗址范围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
“这里是天然的屏障,自古为川陕‘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宝鸡市古大散关文博馆馆长刘晓应介绍,大散关“关控陡绝”,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如《史记》所载:“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意思是:此关以北的诸侯国,得不到此关,就无法去梁州、益州;此关以南的诸侯国,得不到此关,就控制不了关中。这里也就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争夺散关之战有70多次。楚汉相争时,为了让项羽放松警惕,刘邦派人去修复褒斜栈道,让项羽以为他们修栈道还需要几年时间,没想到几个月后,栈道没修成,韩信却领兵自汉中沿陈仓道攻大散关平定三秦。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典故的由来。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是陆游《书愤》中的名句,而这两句诗也使大散关名扬天下。对于外地人来说,这些在书本中,但对于宝鸡人来说,它就在身边。从古大散关遗址景区门口沿盘山公路上行,路旁山体上,“铁马秋风”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当天没有下雨,但秦岭依然云雾缭绕。走在幽静的山间,笔者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被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拉回了从前:由川入陕、由陕赴川的古人,牵着马从这里经过;文人墨客摇着扇子,在这里留下诗句;曹操带领军队,自陈仓过散关攻打张鲁;南宋名将吴玠、吴璘兄弟带领两千精兵,借助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势,歼灭金兵十万……
一声响亮的汽车鸣笛,将笔者拉回现在。如今的大散关所在的这一条路为212省道,它是陕西通往西南的重要通道,沿路风景优美、植被丰富,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穿关而过,天险变通途。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秦岭就像一本历史书,走进这里,一页页徐徐翻开,每一页都有不同的故事,而大散关就是一个精彩的篇章,回味无穷。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