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益门”,正是益州之门户!
益州,是历史上的古地名,泛指如今四川等地。宝鸡市区南边秦岭山口一带,依然被人们称为“益门”。这里地理位置险要,历史人文价值更为显耀!
8月11日,宝鸡日报“走进巍巍秦岭,感受中华祖脉”采访团来到渭滨区神农镇益门堡村,沿清姜河进行走访,这里便是曾经扼守益门,并且热闹、繁华的益门镇所在地。
古镇之叹
扼据通往益州的门户,是古代沟通秦岭南北以及连接秦蜀的重要通道,如此险要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引得众多人士心生向往。
明代有一位宝鸡益门镇籍进士名叫白鸾,是当时有名的学者。白鸾写了一篇《益门镇记》,其中写道:“清江之阴,秦山参差而东,嵯峨压压……跬步难进,唯一鸟道。出镇之南,天梯云栈,勾连百折,达荆梁,通滇益。”
可以看出,曾经的陈仓道通过益门镇后,一路向南,有险要的栈道勾连。
如此道路可以通到哪里呢?白鸾总结得很到位,也很震撼——“达荆梁,通滇益”!就是说,可以到达如今的四川、湖北、云南一带。虽然这其中不乏文学夸张的成分,但是,由此可见出益门镇向南的这条道路何其重要。
据《宝鸡县志》等史料记载,明代宝鸡县有一位知县叫许庄,他曾游历益门古镇,看到这里“峰巅巍崇……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者”,嗟叹如此雄关却“规模褊小、门雉龌龊”,于是,在许庄主持下大兴土木,筑成一座雄关。许庄还亲题“益门雄镇”四个大字,镌刻在关前的石牌楼上。
古镇之姿
说到许庄题字的“益门雄镇”石额,还有一个故事:
9年前,记者在当时金台区文化馆工作人员李春林的引路下,来到一个已经被拆迁的村庄——西山堡村,那块石额正是在这个村子里发现的。
李春林酷爱宝鸡历史文化,他发现这块石额后告诉了记者,记者来到西山堡村探寻时,看到“益门雄镇”四个楷体的大字,古朴、庄重,以及“宝鸡县知县许庄”等字样。
当时,这块石额的发现恰好与史料记载中许庄修筑益门镇并题字的事情相吻合,只是石额落款时间有些出入,有待再考证。
如今,这块石额存于渭滨区博物馆,被妥善保管。
历史的车轮已经滚轧了千百年,益门雄镇有着重要的军事地位;明代以后,除了军事作用外,经济、贸易功能愈发凸显,由此形成了一个繁华的集镇。8月11日,记者在益门堡村采访时见到了年过七旬的徐天予,他是益门堡村的老支部书记。
在村里一处沿清姜河的地段有几户农家,农家背后是连绵的青山,这里给人的感觉便是幽静、险要。
徐天予说:“你们看这里,现在只是住人的地方,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新中国成立前后,这里依然是热闹的镇集,就是益门镇。我还听村里上百岁的老人说,益门镇的镇集在清代以后愈发热闹,进山往四川走的人,都在这里歇脚,镇集上有药店、吃食店、车马店、住宿的铺子等。”
古镇之风
从徐天予的描述中可以想象,当年的益门镇集南来北往、南腔北调的商旅络绎不绝,可谓是一处沟通南北经贸与文化的“聚集点”。
采访中,徐天予一边介绍,一边带记者来到一处关帝庙。他说:“这个关帝庙,处在当年的益门镇西南角。从这里向南而去,就是通往秦岭山里的官道了。官道在益门镇一带虽然是盘山路,但还是比较方便车马和人行走的,越往山里走,尤其到凤县一带就越险要、难走了。”
益门雄镇的风姿,我们从史料和采访中已经有所了解,那么,益门镇的关隘在哪里呢?
宝鸡市大散关文博馆馆长刘晓应告诉记者,所谓“大散关”,不仅指一个关隘,更是一系列关隘的总称,益门关也是大散关的一个关隘,益门关的位置,大体在原宝鸡农校一带。
“益门关,是从老宝鸡县过了渭河之后进入秦岭的第一个关隘;关隘以北的益门镇,也就成为第一个热闹的集镇,同时,也是一个古渡口。”刘晓应认为。
1936年川陕公路通车。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的交通设施不断建设和完善,宝成铁路贯通使用至今,未来,宝汉高速还会开通。
现代化的便利交通虽然让曾经的古镇日渐萧条,但是,这里曾经的历史地位、人文价值,不会被人们遗忘。
古人赞叹益门镇曾经的雄姿,今人感慨益门镇留下的遗风,正如本报“走进巍巍秦岭,感受中华祖脉”采访团再次来到益门,把这里作为重要的采访、采风点,这也是我们对历史的回望与敬重,在追溯秦岭人文之风中,再次感受传承不衰的文化脉动!
(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黎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