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披坚执锐瓦罐岭
◎陈军强
  北山,被誉为扶风人的母亲山。小时候,我常常遥望着山头上那萦绕的云雾发呆,心想那高高的大山上一定有很多神奇的东西,将来一定要上去探个明白。长大了,才知道那座山也叫野河山,山的主峰是瓦罐岭,海拔有一千五百米,是境内的最高峰。
  七月初,我应一位文学前辈之邀来瓦罐岭采风,天公竟然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的小雨给闷热的空气增添了丝丝凉意。雨也不大,不需要遮挡躲避,登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大家感到意兴盎然。
  雨中的瓦罐岭,山色空蒙。远远望去,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山岭绵延不绝,雄伟壮丽。成片的树木葳蕤,遮天蔽日,把巍巍大山装扮得更加秀美。花草树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清新、水润,如画一般美丽。大大小小快要成熟了的野山桃、山杏、山棘等果实,绿的、红的飘着诱人的果香。在这清风凉爽的天然氧吧里行走,真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与舒服感。
  在登山的云梯西侧,我远远就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寻声前去,一股清澈见底的水流顺着暗渠流向山下,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灵,这就是被誉为扶风红旗渠的瓦罐岭穿山引水渠。
  据说这里是周原的靠山,相传西周时有一周姓老人在此捏泥瓦罐为生,遇到谁家困难,就送泥瓦罐周济,长此以往,人们为了感念他的扶贫济困,便称此山为瓦罐岭。商朝时武王起兵伐纣,这里曾经是姜子牙与闻太师大战的古战场之一。清代进士刘承缨曾赋诗《瓦罐岭》盛赞:“吴双路近五六堆,缥缈中天翠黛开,为少八峰非楚岫,因多一岛不蓬莱。紫竹时吐林中秀,红药多从石上栽……”解放战争时期,这里还是扶风北山游击队秘密活动基地,是地下党向陕甘宁边区运送枪支弹药、棉花布匹、医疗用品的秘密通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世纪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这里又是扶风县大炼钢铁的主战场之一。农业学大寨时期的上世纪70年代,影响巨大的瓦罐岭穿山引水工程在这里建成……听着走着看着,我一下子明白了这里为什么会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水是生命之源,但上世纪80年代以前,水却给了北山脚下当时的黄堆公社人民最深最疼的记忆。因地理环境等原因,这里的部分百姓仍然吃水困难,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难题,公社党委倡导启动瓦罐岭引水工程。工程从1975年开始勘察设计,1976年正式动工。勤劳勇敢的黄堆人民,克服资金拮据、物资匮乏的困难,用铁锤、钢钎、炸药开山劈石,采取人扛肩挑、连拉带抬、硬打硬挖硬钻的办法,风雨无阻、夜以继日,奋战四年半,在没有路的荒山野岭上架设高压线路、穿山凿洞,从深山引来了甘洌的泉水,这一工程被称为扶风的“红旗渠”。“黄堆人民意志坚,瓦罐岭上钻眼眼”的顺口溜,家喻户晓,传诵至今。
  在山间的观景台上,我有幸见到了当年的瓦罐岭引水工程总指挥陈林。老人虽然已年过八旬,但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铄、体力充沛、思路清晰,他还能把当年大伙奋战的情景说得一清二楚。听说老人每年的“七一”期间都会来这里与游客见面,共话党的丰功伟绩。在老人的讲述中,我也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当年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听到了那撼天动地的劳动号子……我相信,那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开山修渠人,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凝聚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更承载着对后代子孙的责任,将永远成为扶风人民记忆中的丰碑。
  好水滋润瓦罐岭,带来繁盛的人间烟火。今天的瓦罐岭,盘山公路宽阔畅通无阻,引水渠里流淌着幸福之源,滋润着万物生灵。山腰天然牧草,山脚人工林木。山林里野猪、山羊、鸡鸭成群,以山养山、绿色有机的旅游经济得到了综合开发。山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宜居宜家之美,红色教育吸引来众多游客观光、体验,文人墨客在感动中赋诗留影……山光锦绣,乡村繁华,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映,构成了这里美丽和谐的巨幅画卷。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