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社会新闻
第04版:特稿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专版
标题导航
|
生命长歌
借书往事
读书的三重境界
《她们》
《在爱的废墟上》
《我的爱,我的自由》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借书往事
◎侯宏博
大凡读书之人,无不有借书而读的经历,而那些借书的往事,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记忆中,我第一次借书是在七岁时。我家对门的东子爸爸给东子买了一本《看图识字》,我眼馋得冒火。其实,吸引我的不是书上的汉字,而是五颜六色的图画。那时的《看图识字》很有时代特色,除了绘有马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还有打坝、浇地、脱粒、磨面等农事以及水泵、喷雾器、拖拉机、双轮双铧犁等农机具。准确地说,我借书不是为了读,而是为了画,就是把薄薄的白纸蒙在书页上,描摹上面的图案。我的“杰作”很快得到了大人们的啧啧称赞,也让我在小伙伴中得意地炫耀了一把。第一次借书就让我尝到了好似吃了水果糖般的甜蜜。
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乡下,可以借到的课外读物并不多。同学中谁有本课外书,那简直是一种荣耀,也一定会吸引全班同学的目光。记得有个同学带了本《上下五千年》到学校,很多同学眼巴巴地想看。我是替那个同学做了一天值日才换得优先阅读的权利,但他仅限借我一个晚上。我的历史知识启蒙就是在煤油灯下阅读这本《上下五千年》开始的。遗憾的是,这套书有上中下三册,而这位同学只从他舅舅家得来了上册。我后来喜好阅读史书,大概和当年这“吊胃口”式的阅读方式不无关系。
上世纪90年代我上了大学,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图书馆,听学长们说那里藏书有百万册。但是,借书要凭学生证,而我们新生的学生证迟迟没办下来,只能望书兴叹。直到十月份,我们才把学生证领到手,同学们蜂拥入馆,在一排排中药柜似的书目柜前,拉开一个个小抽屉,检索书目卡片,再在小纸片上记上书名和编号,递给图书管理员借阅。我先后递进去两个纸片,管理员找了好一阵子,都说书被借走了,直到第三次,我才有幸借得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一本《红与黑》,真的如获至宝。等我走出图书馆时,才意识到错过了打开水和吃晚饭的时间,但我借到书的喜悦很快覆盖了饿肚子的懊丧。我清晰地记得那本《红与黑》很厚也很旧,拿在手里仿佛一块海绵,又像是一块蓬松的面包,显然,这块“面包”已经滋养过很多读者,现在,该我来汲取其中的营养了。
工作后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我就开始大量地买书。没多久,我那狭小的屋子便被书籍“蚕食”得仅能摆下一张床了。人书争夺地盘的残酷现实迫使我重新开始借书而读的生活。家乡县城有个图书馆,虽然规模远不及大学图书馆,但每年都有新书上架。我办了一张借书证,成了图书馆的常客。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图书馆一直闭馆。我在春节前借的两本书早已读完,心中甚是煎熬,急切地盼着疫情早日结束,图书馆恢复正常。那天,终于等到
了开馆的好消息,我匆忙去图书馆还旧借新。管理员一边给我测量体温、查看微信健康码并登记在册,一边对我说:“您是图书馆恢复开馆的第一位借书者,欢迎您!”看着满架的图书,我的心里真有老友重逢般的温暖和激动。
清代袁枚有言:“书非借不能读也。”此论虽然有失偏颇,但借书而读,对读书人而言,既是常事,也是雅事,更是值得回味的暖心往事。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