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别样的光影记录
◎提秀莲
    张新华为村民赠送生活照

  驻村第一天的清晨,窗外呖呖声、嘀哩声、叽喳声,此起彼伏。张新华被一阵阵鸟鸣叫醒,便侧躺在床上聆听。那低语的、高歌的鸣叫,仿佛在与他说话,表达着对他来这里的欢迎。于是,他再也睡不着了,索性一骨碌爬起来,背着心爱的相机,向着远处的山峰走去。
  张新华是农行凤县支行一名员工,也是一名用镜头寄情于景、抒怀于山水的优秀摄影爱好者。凤县悠闲恬静的乡村、流光溢彩的夜景、层林尽染的秋光,一次次随着张新华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定格成一幅幅美丽的照片,又随着今日头条、新浪微博、西部网、快手、抖音等网络媒体传到全国各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粉丝,是很有名气的“网络达人”。2019年,张新华主动请缨加入到凤县平木镇东庄村脱贫攻坚扶贫工作队伍中来。
  这天,张新华站在一个山头俯视,见群山如黛,牛乳般的云雾在山谷里升腾,像画家泼出的墨,浓浓淡淡,一路向山岭洇开。晨曦照在红顶白墙的村委会瓦舍上,给人以静谧感,心上涌来飘逸曼妙的美好。他即刻用相机,将群山、云韵、晨光涂抹的温暖,构出一幅积蓄着激动、舒展着空灵的水墨画。
  照片在“新华直播”发出后,粉丝们立刻围观过来,纷纷留言“好美啊!这是哪儿?”“我想去游玩,路线怎么走?”……粉丝们的打问,让张新华信心倍增,他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镜头,将东庄村的扶贫工作带入一个美好境界。
  一日,金阳初照,张新华顺着羊肠小道来到了71岁的五保户容志明家。容志明戴着一顶土气的蓝色老头帽,皱纹横额,古铜色的脸对着张新华憨厚地一笑,鼻下那一撮零乱的花白八字胡和掉了门牙的漏气嘴巴,将他的艰难一下暴露了出来。张新华和容志明拉起家常,得知他还忙活着贩菜的活计。便问:“年纪大了,咋还辛苦贩菜呢?”“我不想过吃饱遛圈圈的日子,现在东庄村家家户户都种无公害高山蔬菜,我想贩菜,让自己活得有些劲头。”容志明笑着说。
  从此,张新华经常去容志明家,了解他贩菜遇到的难处,帮他出主意想办法,用镜头追着他做宣传。随着张新华一次次登上“今日头条”,容志明收购和销售蔬菜量也逐渐增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贩菜老人。慢慢地,容志明贩菜的盈余越来越多,不仅脱了贫,还用挣到的钱给自己买了一辆代步车,别看他还穿着捐助来的半旧夹克,可那派头俨然一位乡村小老板。
  我见到容志明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蔬菜收购站给菜过秤,村民从地里摘下的菜瓜都先给他送来了。当他过完秤,麻利地用计算器算出钱数,交给送菜的老夫妇后,又分次拿起翠绿翠绿的娃娃菜和菜瓜,满脸幸福地摆出各种姿势,让张新华给他拍照。当人们问容志明,他的致富经是什么?他总是嘿嘿笑着说:“要请新华拍照多宣传。”
  张新华端起相机,乡村道路与房屋的改观,蔬菜采摘与售卖、农村电商、广场舞蹈、乡村风物、生态人文等,都会被他多角度拍录出来,画面主题突出、内涵深刻,极具感染力。人们看了,总会不由得想参与扶贫。
  一次,张新华从别人口中得知,东庄村中蜂养殖大户李申泰收获的土蜂蜜甜度高、品质好,但因其“养在深山人未识”而滞销,李申泰急得直抹眼泪。张新华翻梁过沟来到李申泰的蜂场,拍录李申泰割蜜视频,打算放到网上帮他宣传销售。在拍摄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他不停地改变拍摄角度,不小心脚下一滑,摔倒时又被盖在蜂箱上的铁皮,把右腿膝盖划了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血瞬间就流了出来。尽管张新华使劲捂压伤口,但血不停从他指缝往外冒,地上红了一片。李申泰吓坏了,连忙用拖拉机送他到了最近的卫生院,缝了四针才止住血。村支书和行里领导知道后,安排张新华回县上休养,可被他拒绝了。第二天张新华拄着拐,坚持完成了割蜜视频与照片的拍摄,并及时发布在网上。后来,李申泰的土蜂蜜在张新华镜头的强力推介下,销路畅通起来。
  平木镇东庄村距凤县县城80公里,海拔约1500米,6个村民小组的1100多人散居在大山的褶皱里,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达68户218人。在未启动扶贫工作以前,大多数人过惯了轻烟袅袅、鸡犬相闻的生活,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为了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由“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张新华又积极与县文联、县文化馆联系,先后举行了两场文艺教育帮扶活动展演。舞台上一个个精彩励志的扶贫文艺节目,让观看的村民觉得新奇又亲切,这与他们心理达成了共识,也激发了他们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激情和斗志。张新华还在2019年重阳节期间,邀请县摄影协会会员,为东庄村80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拍摄并赠送了精心制作的生活照。事后,一位贫困户老人每逢家里来亲戚时,总会拿出自己的相片说:“这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给我拍的照片,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一张照片。”
  我几乎每天都能在网上看到群山环绕的东庄村,看到上千亩无公害高山蔬菜蓬勃的长势,看到东庄村以“公司+村委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报道,张新华以全覆盖的光影创作,用摄影的语言塑造了立体的“魅力平木、醉美东庄”,正全方位助力并讲述着“东庄的扶贫故事”,而他也在光影创作中展现着一名政协委员的风采。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