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聚焦市委全委会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万象影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乘风破浪的西府姐姐
张翠水:登上课本和连环画的奇女子
宋巧姣:掀翻冤案进戏本的智女子
王家夏氏:兴家捐粮办义学的义女子
周黄氏:两次状告恶霸的勇女子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王家夏氏:兴家捐粮办义学的义女子
本报记者张琼
至今保存于天度村的夏氏路碑
日前,在扶风县天度镇天度村王宁波的带领下,记者在天度村幼儿园里,看到了一通清代古碑《旌表奉祀生王凤岗之妻夏氏慈惠路碑》。夏氏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她干了哪些事,当地人为何要为其立路碑,且至今将夏氏石碑保存完好?
在王家后人的讲述下,结合石碑上的文字,以及《扶风县志》的记载,夏氏赈灾、助学的故事浮现。王宁波介绍,夏氏娘家在扶风豆会夏家村,嫁到扶风天度街,成为王凤岗的妻子。明清时期,天度王家文风兴盛,明代铁胆御史王纶就出自王家。王家曾出了数十个太学生,几乎每代都有手持笏板朝见君王的人才。
然而,丈夫王凤岗却早早去世了,夏氏担负起了操持家务、兼顾经商的重任。夏氏知人善任,颇有智慧,生意越做越好,逐渐成为当地的富户。经营好小家的同时,夏氏也十分关心国事。
王宁波讲述了一件夏氏赈灾的事儿。一年,陕西大旱,省巡抚令地方捐粮赈济饥民,扶风知县邀富户商议。夏氏说:“我是妇道人家,不便到会,捐粮之事,我心乐意,到时即捐不误。”三日后,夏氏赶赴县衙签捐数,得知捐粮最多者为50石、最少者20石,她说:“多捐一斗可多救活一条性命,是好事。我愿把储存的100石粮食全部捐出。”夏氏并不是巨富,却如此慷慨捐粮赈灾,其他商户也纷纷增加了捐粮数额。后来,陕西巡抚把夏氏的义举上报朝廷,赐其“乐善好施”牌匾一块。
还有一件助办义学的事儿。戊戌变法后废除科举制度,扶风县也要创办新学。热心肠的夏氏听到这个消息后,把自家天度街的两间屋舍腾出来,改建为书房和宿舍,并添置了桌凳等设施,种上花草树木,然后交由当地政府接管。这件事被陕西提督学政张焕堂得知,赠其“慈惠堪风”牌匾。
夏氏虽然不识字,但她明辨是非,关心国家和家乡的大事,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西府女子,乡亲们爱戴她,故而为她立路碑,并妥善保存至今。王宁波说:“夏氏是天度王家的骄傲,也是我们王家后人学习的榜样。”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