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中共宝鸡市委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宝鸡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摘登)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及《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陕西省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精神,加快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以创新求跨越,以开放促发展,以文化塑特色,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持续提升经济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区域辐射力、文化影响力、环境吸引力,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奋力谱写宝鸡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现代产业体系日趋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1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到2035年,发展质量得到更大实质性提升,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全面建成,生态安全、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效建立,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打造“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装备制造业名城、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的美丽幸福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以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为奋斗目标,实施“一四五十”战略,即围绕把宝鸡打造成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加快“四城”建设,持续提升五大能力,着力建设十个中心。
  (一)持续提升产业聚集能力,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和优质农产品供应中心
  坚持实体立市、产业强市,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速产业、项目、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聚集,建设五大千亿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在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建成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加工、配送、销售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全国优质农产品供应中心。
  1.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深入实施“1553”行动计划,围绕“一城两区五基地”目标,打造配套宝鸡、服务陕西、辐射中西部、出口海外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围绕提升中国钛谷实力,加快高端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向产业链终端延伸,拓展应用领域,优化产业链,建设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打造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围绕建设西部食品加工基地,以宝烟、西凤酒、青岛啤酒、农夫山泉、特色乳业等品牌为龙头,以擀面皮、臊子面等特色美食为重点,推进名优产品深加工和特色美食产业化。
  2.不断强化园区承载。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全力打造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全面落实加快开发区发展实施意见,支持开发区扩区升级,加大蟠龙高新区开发力度,加快宝鸡高新区宝鸡创新港、科技新城东片区开发建设,推动宝鸡港务区开发建设,支持蔡家坡经开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提升县域工业集中区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区发展水平。
  3.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业态、新动能,促进宝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以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推广柔性化定制、发展服务衍生制造等融合发展模式,努力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4.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围绕推动乡村振兴,实施“3+X”特色现代农业工程,做好“三绿文章”,实施“三品工程”,推进“三产融合”。建设渭北塬区苹果、秦岭北麓猕猴桃产业带和百万只奶山羊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高山蔬菜、中蜂养殖、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培育智慧农业、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二)持续提升物流枢纽能力,建设全国货物集散中心
  加快形成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一体的多式联运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物流枢纽集聚效应大幅提高,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强化,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更加完善,建成服务全省、承接国内、辐射“一带一路”的全国货物集散中心。
  5.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做好高速公路、铁路、支线机场建设,构建与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宝坪、太凤、旬凤、眉太、关环、麟法高速公路建设,推动鄠邑经周至至眉县高速、北绕城高速、宝鸡过境段危化品运输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完善高速公路网布局。抓好西安经法门寺至咸阳机场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推进宝汉巴南、宝麟铁路北延、法门寺至宝鸡和宝鸡至中卫铁路扩能、城市轻轨等前期工作,力争平凉至宝鸡至汉中高速铁路项目列入中省规划。
  6.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宝鸡综合保税区、阳平铁路物流基地二期、西部跨国采购中心等平台建设,积极对接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加强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铁路骨干支线网衔接。推动铁路口岸、保税设施、供应链云平台等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创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
  (三)持续提升人文凝聚能力,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和全国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弘扬周秦文化、姜炎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加快文化传承与创新,形成一批文化开放载体、文化交流品牌和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品牌旅游线路,文化旅游对外影响力不断增强,建成文化标识更加鲜明、文旅生活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中心和全国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7.塑造宝鸡文化标识。加快建设大剧院、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场馆,实施张载文化园、周公召公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凤县红光沟航天六院工业遗址等重大文化标识项目。持续提升“书香陈仓”文化品牌,把宝鸡建设成为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书香之城。
  8.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以“看中国·来宝鸡”为核心主题,打响宝鸡“周秦文化、秦岭山水、西府民俗、红色工业”四大文旅品牌,提高宝鸡知名度和影响力。实施“旅游+”战略,打造旅游精品景区,抓好关山草原、九龙山5A级景区和野河山、嘉陵江源头、先秦陵园博物馆等4A级景区创建,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发展工业旅游等新业态,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让全域旅游成为城市新名片,建设自然山水和华夏文明交相辉映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9.不断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形成一批彰显宝鸡文化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在全国有影响的原创大戏、大剧、大作。加强社火、木版年画、凤翔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出一批非遗项目品牌,开发一批非遗文创产品,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四)持续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建设区域开放交往中心和国际会展中心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形成高水平开放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进一批世界知名的外资、外企,建成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和海外工厂,交通商贸、科技教育、文化旅游、产能等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品牌化展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建成区域开放交往中心和国际会展中心。
  10.建好开放平台。做大做强港务区陆港新城、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和会展中心四个功能组团,大力建设陆地口岸,引进沿海港口在宝鸡设立“无水港”,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不断完善口岸功能,支持宝鸡高新区与省自贸区协同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11.深化开放协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深化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城市群等区域的合作交流,加强与丝路沿线城市、周边经济圈城市的协同发展,深化拓展与国内外友好城市合作,强化信息共享和互访交流,多途径推进产能合作、产业合作、技术合作。
  12.发展会展经济。做大做强会展业,将中国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中国(宝鸡)国际工业品(石油装备)跨国采购展览会、中国(宝鸡)国际机器人暨智能制造展览会、中国·宝鸡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打造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宝鸡特色品牌展会。积极参加国际性、区域性展览联盟组织,大力引进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展会,发展壮大会展经济。
  (五)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区域科创中心、医疗康养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
  增强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服务功能,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建设教育强市,创建健康宝鸡,城乡基础设施承载力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西部领先,建成区域科创中心、医疗康养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
  13.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不断提升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中的竞争力,成为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科技企业高度聚集的区域科创中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力度,推进众创空间等“双创”孵化载体建设。加快国家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强化统筹科技资源中心功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
  14.大力发展医疗康养服务。深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应急救援体系、物资储备和基层防控能力,加快建设宝鸡医疗中心、市中心医院港务区分院、市中医医院分院、市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争取区域医疗中心、重点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引进高精尖医疗团队,打造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医疗高地。
  15.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坚持教育优先,系统谋划宝鸡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路径措施,实施基础教育攻坚计划,切实增加城区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占比,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特殊教育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6.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推进东扩北上、产城融合、组团发展,加快培育渭河川道、渭北台塬发展轴带,强化南部山区、北部山区、西部山区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推动凤翔撤县设区和眉县等县撤县设市,推进蔡家坡、陇县等副中心建设,加快汤峪、法门、柳林等特色小城镇建设,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中西部城镇群。
  17.切实优化发展环境。围绕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精准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领导小组,第一组长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由市长担任,下设专项工作组分别牵头负责十个中心建设,每个专项工作组由市委或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制定专门工作方案,抓好工作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加强宣传报道,引导全社会积极关注、参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
  (二)推动协同发展
  加大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协作力度,建立健全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对接协调,谋划梳理合作项目、合作事项。定期开展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互访交流,持续提升协同创新、产业协作、要素带动水平,实现开放共赢发展。
  (三)狠抓项目建设
  加快首批总投资6315亿元的87个重大项目建设。针对国家宏观政策方向谋划包装新项目,做优做实项目库,近期重点围绕新基建、产业升级、基础设施补短板、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方面,包装争取一批中央预算内、地方专项债等项目。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总部企业入驻宝鸡,引进优质项目落地宝鸡。(四)严格考核督查
  将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任务纳入相关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县区、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量化工作任务,细化责任落实,强化奖惩措施。加强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