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焊装车间 郭家河煤矿的智能操作系统 回望上半年工业经济数据,人们眼前一亮: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速5月份首次转正,这意味着我们守住了“保”的底线,筑牢了“稳”的基础,保持了“进”的态势,经济稳增长初见成效。一分收获必有一分付出,在这份光彩夺目的“成绩单”背后,凝结着全市上下迎难而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强大力量。
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成效显著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城市按下“暂停键”。我市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相关要求,制定防控预案,夯实各方责任,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段寅生说,3月4日前,全市795户规上企业实现应复尽复。
今年上半年,郭家河煤业公司相继按下“重启键”“快进键”和“升级键”,创造利润2.55亿元,实现从传统煤矿到智慧煤矿的华丽转身。1月30日,1500多名工人返岗。2月1日煤矿正式复工即达产,每日生产1.5万吨原煤,保障重点电厂燃料供应。2月21日,1309工作面比计划提前60天安装完成,一次试采成功。6月15日,首个智能化综采面建成,操作员在地面上远程“一键指挥”,500多米的地下,采煤机自动割煤,原煤自动运输、升井,工人大幅减少,工效提高12%。6月21日,煤矿一、二盘区实现精准贯通,整个煤田从西南向东北延伸,可保证矿井未来30年开采接续。能源行业既是抗击疫情的“大后方”,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郭家河、园子沟、招贤煤矿等能源企业率先复工,开足马力生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2月20日,宝钛集团、陕汽集团、吉利汽车、秦川机床、石油机械等市内龙头企业复工复产。在复工复产前后,这些企业采取了定制专车,千里之外接回员工;核酸检测,每天消毒,上下班测量体温;食堂采用分餐制,厂区封闭式管理等一系列防护措施。同时,由龙头企业提出配套协作企业名单,市县两级积极协调推进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市域内全产业链条稳步运行。
精准帮扶助力企业释放产能
随着企业全面复工,加快释放产能迫在眉睫。可是,在防疫关键时期,重重困难横亘在企业面前:防疫物资不足,工人不能全员上岗;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机器不能满负荷生产;用工短缺,资金不足……
2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和包抓重点项目的通知》,13个复工复产及重点项目指导组派向各县区,近2000名干部进驻企业,截至目前,协调解决了2000多个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全市规上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大地纺织有限公司是我市重点外贸出口企业,产品畅销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区。受疫情影响,企业出现防疫物资不足、流动资金困难、货物运输受挫、生活污水排放不畅等难题。陈仓区工信局、生态环境局以及周原镇相关单位伸出援手,送来口罩、测温仪等防疫用品,又与农行陈仓区支行协商,一周时间落实低息贷款800万元,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凤县联企干部先后帮助东岭锌业、汉和新材料、声威水泥等企业解决了用地、融资、环评、采矿手续、产品营销等问题。
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联企帮扶干部还为企业送去中省市各种优惠政策,在他们的帮助下,企业争取信贷资金61.34亿元,缓缴税费9.9亿元,减免税费2126万元,减免社保费用8328万元,90户企业补助结构调整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21户企业争取中央专项再贷款资金14870万元。
抓招商强技改扩存量优增量
3月20日,我市吹响总部企业招商集结号。3个多月时间,7场签约,300多家总部企业“花落”宝鸡,21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4亿元。中评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3月20日与金台区签约,在宝鸡设立陕西总部,8天就完成了注册落户;4月份,其建成的中小企业信用金融服务平台开始运行,当月这个平台就发挥了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助力复工复产、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受疫情影响,各地出现防疫物资短缺现象,在市工信部门的支持下,我市部分企业加快技改,转产防疫物资。青岛啤酒(宝鸡)公司改造自有消毒设备转产消毒液,迅速形成日产12吨次氯酸原液消毒剂的能力。宝鸡九州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上千万元,实施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技术改造项目。宝鸡泰达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从设计图纸到投产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如今已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医用口罩生产企业。4个月时间,宝鸡从没有一家口罩生产厂商,到成为西部最大口罩生产基地,拥有42条医用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660万只。今年前5个月,我市出口口罩(非医用)2420万只,远销德国、英国等11个国家,价值7487万元。
3月18日,西电宝鸡电气132台断路器出口俄罗斯顺利发货,为满足低温环境的技术要求,西电宝鸡电气对产品结构进行了6项技术改造。今年,渭滨区重点实施43个工业技改和延链扩能项目,全力保障秦川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数字化等项目投产达效,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目前,全市正在实施西凤酒3万吨制曲技改、凌云电器高精度北斗导航机载设备、蒙牛乳业智能制造等77个重点技改项目,这些项目已成为促进我市工业经济扩能增效的强大引擎。
2020年已经过半,下半年我们要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克服困难,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从而交出一份更加亮眼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