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政法专刊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金融之窗•公益广告
第07版:健康养生
第08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丁满生宝宝了
网红桥又添新景观
姑娘,骑车莫耍杂技
缴纳1万元特殊党费助脱贫
男孩迷路镇定求助民警辗转找到家人
高新十一路半不知叫啥名?
有台道光年间的石碾距今182年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眉县常兴镇杨家村——
有台道光年间的石碾距今182年
李拉浩老人讲述石碾的故事
本报讯7月12日,记者途经眉县常兴镇杨家村时,发现一台清道光年间的石碾,虽历经180多年的风雨,却依然在使用,成为见证村子发展史的老物件。
当日,记者在杨家村三组的村道旁见到了这台石碾。石碾的边沿有稍许缺损,但大体完整,碾盘上黑白相间的碌碡十分光滑。碾盘上面还有辣椒面的痕迹,显然是最近碾辣椒留下的。记者试着推了推,碌碡就在碾盘上滚动起来。仔细观察后,发现碾盘侧面刻有“道光拾捌年拾月杨廷杰置”的字样。按年号推算,距今已有182年。今年82岁的村民李拉浩告诉记者,他早年常听老人们讲,在石碾上留名的杨廷杰是本村的一位乡绅,一生勤劳节俭乐于助人。当年,看到乡亲们碾粮食有困难,杨廷杰就自己出钱,从南山运来石料,从外地请来石匠,用一个多月时间打制了这台石碾,一直放在村里的大树下,无偿给乡亲们使用至今。如今,村里的变化翻天覆地,生活越来越好,大家不时还会用石碾碾辣椒面,这台石碾历经岁月洗礼,也见证了村子的发展。
本报记者朱百强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