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太白:
着力打造西部最大中药材种植基地
本报记者韩正强
    太白县小集市上的草药摊子本报记者韩正强摄

  7月3日,采访团来到太白县太白贝母规范化种植基地,看到10余名农民正在药田里锄草。该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徐小平说,太白贝母是川贝母的主流品种之一,长成需五年,成熟后,每亩要卖16万元,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宝贝。
  太白群众有驯化、种植中药材的传统和经验。近年来,太白县出台了有关政策和奖励办法,扶持农民发展中药材产业。同时,大力推进中药材品牌建设,先后注册了“太白山药谷”“太白山茱萸”“太白贝母”“重楼”“药王茶”5个商标,其中“太白贝母”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药王茶”是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该县还与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签订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邀请省、市中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中药材种植户、中药材合作社成员进行培训,累计培训群众2100余人次,落实奖扶资金46万余元,帮助群众提高了药材种植技术、增强了产业发展信心。太白县着力打造西部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太白贝母、五味子、苍术、药王茶、黄芪等中药材种植示范园15个,种植药材4.82万亩,年产中药材5000吨,产值2亿元,带动近3万名农民增收。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