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负翁翻身
谭逊
    朱存绪为猪拌食

  夏日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在朱存绪的猪舍顶上,有些刺眼。
  59岁的朱存绪正在猪舍里给下崽的母猪拌食,汗水从额头流到眼睛里,也顾不上擦一下。老朱幽默地说:“钱里面有火哩,把人烧得越干越带劲……”
  在金台区硖石镇高家湾村,村民都说,原来靠东挪西借过日子的朱存绪翻身了,成了村里的致富能人,当上了市上的脱贫标兵。
  对老朱来说,最近家里喜事连连:一次卖掉20多头肉猪,收入7万多元;一头母猪下了7只小猪娃,按当下的行情能卖1.5万元左右;前几天刚交了16万元首付款,给儿子在宝鸡市区买了一套新房…… 
  说起这一桩桩、一件件喜事,老朱笑得合不拢嘴:“确实翻身了,日子越过越好,咱的心劲越来越大,整天忙忙碌碌,但一点都不觉得乏。”
  这么能干的一个人,以前的日子咋就过得那么艰难呢?老朱说,提起过去,那是一把辛酸泪哪——
  朱存绪所在的第四村民小组,有十几户村民,都住在高家湾的山上,交通不便,吃水困难。尤其他还有关节炎,走路腿疼。当年为找个媳妇,他向十几户村民借粮,每户二三百斤,总共借了3000多斤粮食,卖了2000多元,才把媳妇娶回来。
  “为啥借粮不借钱?因为大家都没钱啊,左邻右舍看咱可怜,就借些粮食帮我娶媳妇。”朱存绪说,“现在看,2000多元是个小数目,放在30年前,那可是一笔‘巨款’哩……”
  从娶媳妇开始,朱存绪就背上了债务包袱。后来有了两个儿子,还要上学,旧账未还又借新债。朱存绪大半辈子就是一个“借”字,真是借了东家借西家,他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
  “真的要感谢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2016年,在各方帮扶下,我开始养猪,现在发展到80多头的规模。这几年行情好,年年出栏,年年有收益。”朱存绪说,“现在,我把账都还清了,自己无债一身轻……”
  让老朱最高兴的是,他享受上了移民搬迁的好政策,国家补助一些,他自己掏了11万元,住进了山下新建的移民搬迁房,四间平房漂漂亮亮,他知足得很!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