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本市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红军标语留浩气
稻田叠翠映苍屏
挪出穷山窝开启新生活
上半年我市收获129个蓝天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太白县黄柏塬镇皂角湾村:
红军标语留浩气
在红军标语遗址,当地老人讲述红军故事。本报记者黎楠摄
本报讯秦岭深山民居一面墙壁上红军留下的革命标语,让太白县黄柏塬镇皂角湾村广为人知。7月2日,在太白二郎坝采访的本报记者从太白县委宣传部获悉,红军标语遗址刚刚入选了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沿着崎岖的太洋公路南行数十公里,便到达了皂角湾村。在路边竖立的“红军标语遗址”碑的指引下,记者走进了由民居改造的红军标语纪念馆。“春荒到财东富豪家里去分粮食吃!”写在白土墙壁上的标语将时间拉回到1935年。
据皂角湾村村民许记贵介绍,1935年3月,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从厚畛子、都督门,沿湑水河西进黄柏塬核桃坪、二郎坝、皂角湾等地。红军到达皂角湾村时,这里正闹春荒,红军凿开皂角湾地主许云开和保长朱万德家的粮仓,把粮食分给贫苦农民,并在许家祠堂墙壁上写下标语“春荒到财东富豪家里去分粮食吃!”红军标语一直被皂角湾群众悉心保护,虽然历经85年依然保存完整,该遗址成为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报记者巨侃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