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感贯穿了吕雉的后半生。
当她年少,和许许多多邻家女孩一样,她温顺、谦恭,所以,对于父亲吕公把她许配给刘邦,她并无异议。彼时的刘邦,不过是沛县泗水一亭长,相当于派出所所长,身无长物。但他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能说,也敢说。在吕公的酒宴上,他口出大言高呼“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当时一位县令的年俸也只是数千钱,刘邦显然是在咋呼。但是历史的机缘就是这样微妙,偏偏吕公又是一个善于逆向思维的人,他反倒对刘邦另眼相看,这一看,又看出个隆准龙颜、天日之表,所以,他当机立断,把吕雉嫁给刘邦。
一个人一生中遇到的人和事,串联起来,就构成了这个人的命运,命运不是个体行为,命运的演进是需要集体参与的。表面上看,我们各自的命运似乎与他人不相干,实际上,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往往就是我们命运的推手。在吕雉的命运中,父亲吕公是她身后的第一个推手。如果没有吕公之得遇刘邦,或者只是得遇而不待见,也许,后人永远不可能知道几千年前还有一个叫吕雉的女子。但凡史上留名的女子,大多是因为她身边的男子,特别是在吕雉所处的时代。如果她没有嫁给刘邦,她绝不可能成为吕后,也绝不可能出现在文字记载中,吕公使自己的女儿得以千古留名。
吕公的眼力着实不错,刘邦果然如他目测,成了西汉的开国皇帝,他的女儿也终于苦尽甘来、母仪天下。
吕雉吃过什么苦?吕雉初嫁,生活拮据,刘邦又忙于公关,三五天不见人影是常事,吕雉亲率子女农桑针织,侍奉父母,养育儿女。当然,这是中国传统女子的必经之路,是本分,算不得大苦。吕雉真正吃的苦头,多是因为刘邦。刘邦生性浪荡,押解骊山劳工的路上还常常喝得大醉,劳工借机逃跑,刘邦索性把剩下的劳工也全部给放了,自己亡命沼泽。吕雉跋山涉水,为丈夫送去衣食,这才是吕雉将被锤炼成吕后的开始。刘邦起事,吕雉被投进大牢;彭城之战,刘邦败北,吕雉被俘,项羽扬言要烹杀吕公父女,刘邦笑说请便;吕雉被项羽扣作人质两年多,直到楚汉罢兵言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吕雉才回归刘邦。
让我们一一分解。刘邦身为亭长,私自放走劳工,落荒而逃,在律法严苛的秦,当然不是小罪。刘邦逃之夭夭,吕雉代夫受过,在狱中受尽狱卒虐待。夜深人静的时候,蜷缩在冰冷奇臭的柴草堆里,我们可以想见吕雉的无助和绝望。女子本柔弱,不管后来的吕后多么强大,但我相信,此时此地的吕雉,脸颊上的泪水只有女儿家的凄楚和悲凉。她需要怎样的信念才能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项羽扬言烹杀吕公父女,刘邦非但不急,反而谈笑风生,作为妻子,当真是万箭穿心、透骨寒凉。我们可以把刘邦此举理解为政治家的韬略和风度,但是,我们这样理解的前提是我们都是旁观者,吕雉不可能这样清醒和理智,她望着那个与她结发共枕的男人,她的眼里,除了冰寒的冷气,我想还有杀气。此时的吕雉,被作为两个男人的政治砝码推到阵前的女人,已经向着几年之后的吕后迈进了一大步。在刘邦谈笑的同时,作为小女人、作为妻子的吕雉正在悄悄死去,作为政治家、作为战士的吕后开始茁壮成长。
颠沛流离,为刘邦作出重大牺牲的吕雉回到刘邦身边时,刘邦已经有了新宠戚夫人。屈指算来,其时的吕雉三十岁左右,但是,伴随着她登上皇后的宝座,她也同时成为长年独居的怨妇。
怨妇吕雉一定满腹辛酸、无限委屈,但是,皇后吕雉计杀韩信、力诛彭越、逼灭英布,镇压叛逆,打击割据,成为刘邦政治上的得力助手。刘邦死后,吕雉执政的十六年里,“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在男权社会里,司马迁能给与吕雉如斯评价,足见吕雉之功不可盲视。
吕雉之恶名,多是说她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人彘”事件,还有就是对刘邦的子孙痛下杀手……
掩卷沉思,回望那在历史的麦田里嫣然一笑的吕家女雉,我不禁要问,从女孩雉到女人雉再到皇后雉直到骄雄雉的锻造过程中,可有谁观照过这个吕姓女子的内心?
应该说,少女雉和所有的女孩子一样,是满怀浪漫憧憬成为新嫁娘的,然而,婚后的清贫、时日的琐屑平淡,很快冲刷了她心底的彩色。刘邦不同于常人的起起落落,更成为吕雉担惊受怕的根源,她终日操劳、终日提心吊胆,我想,她的很多个长夜都是在泪水和无眠中度过的。正因为她的心理历程烙满了痛筋动骨的伤痕,所以,即便她入主后宫,贵为皇后,不安定感和不安全感依然紧紧捆绑着她,并最终深入血肉,成为她性情中的根本。她在不安中挣扎,她想要紧紧抓住这些历尽万苦才得到的东西,于是,她变本加厉,惩罚一切觊觎者,将自己曾经承受过的苦难翻倍施加于人,以从中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得到臆想中的赔偿。
历史为吕雉安排了一个席位,她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命运将吕雉打造成一只雄雉,她终将面目全非。那个独立在深宫冷月下的女人,留给我们的,永远是一道背影……
李晓东:甘肃天水市秦州区作协主席,鲁迅文学院甘肃中青年作家研修班学员,有逾百万字作品发表。著有长篇小说《雪落秦州》《寂寞让我如此美丽》《婚姻补丁》,长篇历史文化散文《风华国色》,个人散文集《花事。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