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凤县凤州镇国安寺村(航拍图)赵彬瑞摄 凤县革命纪念馆 秦岭腹地凤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红色精神也在这里传承不衰。
在老凤州城,有共产党人策划两当兵变的故事,那些红色革命的峥嵘岁月,追忆起来令人肃然起敬;在凤县双石铺镇,上世纪30年代末,“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在这里叫响;在凤县的红光沟里,留存了太多老航天人不畏困难、艰苦创业的激情……
近日,宝鸡日报“走进巍巍秦岭,感受中华祖脉”采访团来到凤县。记者在中国工合纪念馆、凤县革命纪念馆以及红光沟里,感受到的是,红色精神在这座“中国最美小城”一以贯之地传承着。
记者了解到,凤县革命纪念馆与中国工合纪念馆组织成立了一支志愿者宣讲队,有80多人。他们自己编排,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宣传凤县的红色文化,以及凤县人的家国情怀。宣讲队志愿者冯侃说:“我是凤县人,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我想把这种情怀传播出去、传承下去。”
重要的区位为革命工作提供了支撑
凤县,古称凤州,为长安通往巴蜀的必经之地,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时至今日,凤县的地理位置依然重要,被称为“三省咽喉”。
上世纪30年代初,一边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铁蹄,一边是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消极抵抗政策。在民族危难之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奔走在祖国各地,开展救亡图存、团结群众、壮大人民武装力量的工作。在凤县,也不乏这些优秀共产党人的足迹。
1930年初,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派出党员秘密去国民党第十七路军开展工作,长期隐蔽,积蓄力量。待条件成熟时,发动武装起义,把部队改造为公开的革命力量。
这年春天,中共陕西省委派习仲勋到西北民军王德修部(后改编为陕西警备三旅二团一营),与共产党人李特生、李秉荣、吕剑人等从事兵运工作。
1931年,习仲勋随同部队移驻凤县,在陕西省委和营党委的领导下,策划两当兵变。由此,凤县成为两当兵变的策源地。
隐蔽的环境为“工合”运动奠定了基础
便利的交通条件,加上相对隐蔽的自然环境,也为“工合”运动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30年代末,有一位外国人在凤县带领当地人进行工业生产,组建了钨铁社、机器社、造纸社和耐火砖社等,并且将工业产品运输到抗日前线,支援抗战。这位外国人名叫路易·艾黎,1939年来到凤县双石铺领导“工合”运动。
凤县双石铺镇在抗战前是个人口不足两千的小镇,由于它是陕、甘、川的交通中枢,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便一天天繁荣起来,成为西北的交通重镇。
凤县文化馆副馆长赵栋,近年来专注于探寻凤县的红色文化。他说:“凤县方便生产、方便运输,同时,工合组织处在山区,进行撤离或者隐蔽相对较为方便。”
淳朴的民风为“三线建设”创造了条件
“山里人有山里人的品质,就是纯朴、诚信、助人为乐。凤县民风淳朴,在我看来,这也成为革命运动、红色精神在这里开展和发扬的原因之一。”赵栋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基础建设,称为“三线建设”。位于凤县的“红光沟航天六院”(又称067基地),成为“三线建设”在宝鸡的“主战场”之一。在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条件差的当年,老一辈航天人不怕苦、不怕累,为中国各型号运载火箭提供了可靠的发动机。
老一辈航天人在这里艰苦创业的同时,也与当地群众和睦相处。
记者在凤州镇国安寺村见到年逾七旬的袁保会老人,这里曾是067基地11所所在地。袁保会告诉记者,那些年,他常能见到067基地的“最高领导”张贵田。张贵田为人和蔼,见到他时总会点头微笑。
“基地里的工作人员有时煤炭不够烧,要去山里砍柴,我们会帮忙砍好,送给他们。”袁保会回忆道,“但是,他们从不白拿,都会按照市场价给我们钱。有时,还会送给我们一些新奇食物,比如,从北京带来的方便面。”
抗日战争时期,当地百姓积极参加“工合”生产;“三线建设”时期,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与当地百姓和谐相处,淳朴、友爱的民风至今传承。
红色精神在“中国最美小城”传承
如今,凤县革命纪念馆是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廉政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馆以来参观者不断。中国工合纪念馆是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已经成为一处工合精神纪念地、红色旅游目的地。2019年,两馆接待参观人员达88万。
2019年底,“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入选我国“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不久前,“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暨建设国家级航天精神文化区项目开工仪式在凤县举行。
凤县,这个秦岭腹地的“中国最美小城”,正在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