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本市新闻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应急管理专刊
标题导航
|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宋宴》
《宋徽宗》
天地有正气江河日夜流
接力
书缘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天地有正气江河日夜流
——读《贺敬之评传》有感
◎祁念曾
贺敬之是新中国优秀的诗人、剧作家,他的新歌剧《白毛女》,诗歌《回延安》《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桂林山水歌》《中国的十月》等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影响了中华儿女几代人。今年,他已96岁高龄,何火任先生写了《贺敬之评传》,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读后令我感动不已。
首先,这本书全面介绍了贺敬之的生活经历和革命道路,真实客观地写出一个鲜活生动的贺敬之。这个出身山东枣庄的贫苦农家子弟,从追求光明的文学青年,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革命战士。“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对延安的无限深情,对毛泽东同志开创的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在革命熔炉中的锻炼成长,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作家,成为新时期党政部门文艺战线的优秀干部。
其次,书中对贺敬之的创作道路和作品风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贺敬之从16岁开始写诗,受到胡风、周扬、何其芳等文学大家的肯定和赞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他深入民众,投入火热的斗争生活,从《南泥湾》到《乡村的夜》再到《行军散歌》,处处表现了他贴近时代、贴近民众的创作风格。他写的新歌剧《白毛女》,更是体现了文艺民族化和大众化的精神,证明了文艺发展和文艺道路的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后,他写的《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都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成为新中国诗歌创作的红色经典,他也成为继郭沫若、艾青之后中国新诗的第三座高峰。
第三,这本评传真实地回顾了贺敬之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捍卫党的正确路线,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坚定而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改革开放后,他在领导岗位,积极有力地推荐优秀文艺作品,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这种诗人与优秀干部的双重角色,使他的诗论既富于浓郁的理论色彩,也具有鲜活的实践特点,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宝库中的重要财富。他的文艺论述不摆故弄玄虚的花架子,也不搞晦涩难懂的名词术语,用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理论问题,接地气、鼓士气、聚人气、扬正气。
第四,书中充分肯定了贺敬之的“新古体诗”,表现了他崇高的精神世界。近年来,贺敬之投入很大精力进行“新古体诗”创作,他的《富春江散歌》《青岛吟》《胶东行》《陕西行》等诗作,既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在艺术上不懈追求,不仅借鉴我国的旧体诗词传统,还大胆地探索创作,提出了不少发人深思的真知灼见。
这本评传写得好,它填补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空白,为新中国诗人树起了一座丰碑。贺敬之立天地正气,咏时代风流,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学习。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报业集团高级编辑,《秦风》杂志社社长)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