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云横秦岭家万里
本报记者张琼
    秋日太白山程建红摄

    白雪映青松廉金贤摄

    秀美灵官峡张新华摄

    城市屏障崔保强摄

    秦岭云海刘俊成摄

    人间妙境(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提供)

    雪霁云涌张小平摄

  对身处秦岭的宝鸡人来说,想看“云横秦岭”的景致不算奢望。这时节,雨后天晴早起,从市区南望秦岭,云雾像一条白纱巾,搭在秦岭“脖颈”,有一份独特的神秘和仙气。
  山不动,人在易,秦岭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脉,见过太多的人与事,人文故事在山间沉淀发酵,酿成酒,秦岭成了一座天然的文化地标。“云横秦岭”的景致,稼穑采药的炎帝见过,泼墨咏诗的李白赞过,抗金保宋的陆游留恋过,今天的西府人无数次翻越过。山与人的交织陪伴,累积下许多或震撼、或神秘、或文雅的山里故事。
  神秘沉潜山间的风物故事
  近日,《国家地理》讲了一则宝鸡的传说故事。相传,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反叛,唐玄宗率部慌不择路。此时,忽然飞来两只山鸡,带领他们进入庙中逃过一劫。临走时,唐玄宗脱口而出:“陈仓,宝地也;山鸟,神鸡也。”因此,宝鸡便因“宝地神鸡”而得名。
  这只神鸡究竟是什么?它从哪飞来,又飞去了哪?秦岭山脉里的鸡峰山上,有一尊个头不大、模样质朴的石鸡。石鸡脖上绑着红布条,腿上拴着铁链子。绑红以示尊敬,而拴链子,又像是担心它跑了,为什么?
  原来,这缘于秦岭山下的神鸡故事。传说,秦文公时期,一个陈仓人偶然捕得一只怪兽,长得像猪又不是猪,像羊又不是羊。陈仓人不知它的名字,牵着它准备献给秦文公,走到半路上,遇见两个童子。童子说这怪物叫“媪”,潜伏在地下,专吃死人的脑袋,要杀死它,就用树枝刺它的头。这时,怪物突然向陈仓人说,这两个童子叫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陈仓人丢掉怪兽去追童子,童子变成两只野鸡,飞入山间丛林,消失了。秦文公得知此事后,派人去追,得到了雌鸡,结果雌鸡瞬间变成了一尊石头。于是,秦文公建起祠堂,取名陈宝祠,用以祭祀陈宝。
  这故事听着很传奇,但《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陈宝”的记载。《晋太康地志》《列异传》中有秦文公得陈宝的故事,《搜神记》讲,雌鸡后来被秦穆公得到,那只雄鸡飞到了河南,被汉光武帝得到。
  救唐玄宗的那只神鸡,是不是秦文公见到的神鸡,不得而知。鸡峰山的石鸡是不是“陈宝”,也无须深究。因为,人们讲述秦岭神鸡故事,只是在表达一种美好吉祥的愿望。
  秦岭山间的故事还有很多,譬如炎帝曾在秦岭设立最早的集市——廛,规定日中为市,进行物物交换;姜太公在秦岭山下河边钓鱼,周文王访贤,钓鱼台君臣携手,促成周朝崛起……这些或真实或飘忽的故事,像一缕缕神秘云烟,氤氲在秦岭山间。听完故事,再看秦岭山下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的青铜器、宝鸡北首岭博物馆里的陶器,才明白秦岭的神秘气息是有根的,这根是千万个古今秦岭人种下的。
  文雅遗落栈道的南北诗文
  有人住在秦岭,也有人路过秦岭。秦岭作为南北地理分界线,自古就是人们南来北往的要地,官兵、文人、商人、游子、百姓在山间穿梭往来,南北文化在这里交汇。南方人的温婉、北方人的雄强,都能在秦岭文化遗存中找到对应物。
  至今,秦岭山里仍有栈道遗存,那是古人走过秦岭的实证,穿梭秦岭的南北文人留下不少诗文。唐时某年,河南人杜甫沿连云栈道,逆着诸葛亮北伐的路子,从关中翻越秦岭到蜀地。杜甫趁着月色登上秦岭里的凤岭,看到树木低伏在脚下,天空仿佛近在咫尺,凤州城里的人家屋顶飘出炊烟。山上云烟缭绕,山景忽明忽暗,信步走在蜿蜒山路上,好似把人引入琼楼玉宇的仙境去。杜甫有感而发,写下《晓过凤岭》:“霜寒曙景动,戴月陟层巅。马足低临树,峰腰侧见天……”一生颠沛流离的杜甫,在写秦岭时,藏去“悲秋”色彩,诗句偏雄伟壮丽,有北方人的豪迈。
  有人南去,也有人北往。清代某天,上海人乔光烈到秦岭大散关巡查。乔光烈虽是南方人,但他与秦岭渊源颇深。清乾隆年间,乔光烈任宝鸡县知县,参与修筑栈道事宜。秦岭山间那些连接关中与蜀地的栈道,是人们南北往来的路,也是乔光烈的骄傲。乔光烈在《大散关》中写道:“秦地川原苍莽间,蜀人从此送残山。平时战伐今何在,落日秋风大散关。”乔光烈做官30年,官至湖南巡抚,非常清廉,在秦岭山下留下好名声。
  张良隐居紫柏山、李商隐雪天过散关、林则徐察看水灾翻秦岭……如今,入蜀之路越来越快捷平坦,栈道早已荒废。但那些描摹秦岭的诗词、书画以及人文韵事,留到了今天,成就了秦岭文雅的一面。
  磅礴垒筑秦人性格的父亲山
  陕西人有时称赞一个男人实在、靠谱、守信、有责任心,会说这个人像山一样可靠。这种性格上的崇拜,正是来自于磅礴大气的秦岭,秦岭是秦人的父亲山。
  秦岭山下的秦人,六代人拼搏不息,终成大秦帝国,凭的正是如山一般坚韧的心志和敢想敢做的胆魄。秦岭山脚下有一个村叫辛家庄村,属于凤县唐藏镇。村里辛家家训要求后人“公德、明德、爱国”,家训看似简单:“慎重言语,讲求公德;严教子孙,读书明德……”但背后的故事却不简单,展露着辛家儿郎的性格。明朝时期,这里出了一位清廉忠勇的男儿叫辛思齐,官至天津兵备副使。他退休后回到老家,适逢一支叛军进入凤县。辛思齐率领子孙家仆与叛军奋勇作战,杀死数十贼人,终因寡不敌众被捉。叛贼杀害辛思齐子女来威胁,辛思齐铁骨铮铮喊出一句:“恨不啖汝肉,可速杀我!”他宁死不降,以身殉国。如今,在好家风引领下,辛家庄村既有好军嫂支持丈夫参军,也有好儿女学业有成,还有好媳妇孝老爱亲,该村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省级卫生村、全省少数民族团结工作进步村。
  在秦岭周边,像辛家庄村这样的村子不少,也不乏辛思齐这样爱国爱家的铁骨儿女:守卫中条山的扶风老兵冯武平、奔赴武汉抗疫前线的凤县青年兀云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秦岭的儿女。爱国、正直、实干、诚信,是秦岭传递给秦人的精神财富,至今仍被传承和崇尚。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