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童年散记
李娟莉
  就如除夕夜会想起乡村的灯笼、门神、鞭炮和篝火,每到“六一”节,心中满满都是童年乡村的印象。
  在我童年时,父母永远在劳作,哥哥和弟弟放学也要主修“劳动”课。庆幸自己作为女孩可以享受优待,可以不去田间地头,不用拉车扶犁。也许是因为常捧一本书的缘故,我用读书和写作编织着父辈熠熠待飞的梦想。
  油灯
  童年的油灯,是乡村孩子的天窗。因为是自制的,所以总会冒着油烟,鼻孔便常常染上墨色,但光明的引领让我看到了文明呼唤的天堂。
  奖状
  也许是乡下人对读书有太多的渴望,农闲时节走亲访友,谈论收成之后,最多的话题是聊聊孩子的学习。这时候,奖状、成绩单便是最可炫耀的家当。
  书签
  乡村的女孩很少有工艺品,庭院里的花朵就让人生发臆想。月季、玫瑰的花瓣既能闻香思故,又可孕育诗篇,还能风干成签,点缀日记和诗词句篇。摘抄红楼诗句的笔记本,每一页都有花签做伴。
  读书
  哼着“麦浪滚滚闪金光,十里歌声十里香……”,在五月的田间地头、野草丰茂处,找一棵遮阳大树,捧一本经典诵读。庄稼遍野,摇曳待熟,花香蝶舞,风吟鸟鸣,泥土的清香连同秸秆的拔节,风干成童年的味道、记忆的诗行。
  野菜
  结伴去田间挖野菜、打猪草,其中会穿插很多竞赛游戏。胜者把猪草装满箩筐,败者让欢喜写在脸上,过程是最大的收获,得失在陪伴中富足。裤子的膝盖处常常泛绿,那是在田野匍匐爬行的佐证。
  野花
  夏季的田野收割一空,沃土之上零星的野花喷薄怒放,貌似喇叭花的一种,乡亲们叫它“打碗花”。传说摘这种花要特别小心,必须保持它完好无损,否则回家定会打碎碗碟。相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虽然从未应验,但每次都会小心翼翼。
  槐花
  槐花盛开的季节,夜晚都是迷醉的。乡村在桃红柳绿之后飞花如瀑,馋猫似的孩子既赏了美色,又尝了清甜,母亲的槐花饼,就是让人垂涎欲滴的诱惑。
  夏收
  成熟与富有属于夏天的麦场。堆积如山的麦垛子,喜气洋洋的乡亲们,震天响的收割机,“哞哞”叫的老黄牛……传递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烈,美好的日子就是这般模样。
  指甲
  邻家小院的指甲花,是乡村女孩最美的饰品。犹如灰姑娘的水晶鞋,一夜之间纤指豆蔻闪烁,幻化着自己拨珠滚玉、抚琴而歌的梦幻。
  裙子
  那个年代的乡下女孩,裙子不是诱惑,更多的是奢侈,相当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因为参加乡上的“六一”庆祝活动,母亲用一块花布临时缝制了短裙,款式如同现在的浴巾裹肚。演出结束后,应急的裙子还原成布料,剪裁做了上衣。这件稍纵即逝的碎花裙怎么也忘不了,成了我心中最美的裙装。
  ……
  如今,孩子的童年色彩缤纷,“六一”更是推陈出新,从吃喝拉撒的精细,到衣食住行的时尚,物质极大丰富。欣喜之余我们不免心生感慨:自从童年住进了楼房、远离了田野,快乐不再是阳光下的向日葵,但一样会在好奇中仰望,探索中低眉;自从孩子多了玩具,少了伙伴,成长不再是田野里的星星草,但一样会在天寒地冻时休整,春暖花开时萌生。
  童年,因简单而快乐,因有爱而温暖。孩子,何尝不是春之花、秋之果?于感知中亲近自然,学会认知;在体验中扮靓人生,收获成长。
  “六一”年年有,童年不再来。让我们开启“读懂儿童”的那扇窗,走进“生活即课堂”的那道门,还原简单,回到起点,陪伴孩子,走进自然。以爱为圆心,让尊重和信任画一个尚真、至善、尽美的同心圆,在逐梦的六月,陪孩子一起唤醒童年。
  (作者系宝鸡民族幼儿园园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