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柿林村,张世敏为记者介绍张载的相关故事。 张载墓前的牌楼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古老的郿邑迎来一位历史上了不起的大人物!彼时,这位大人物有些落魄,他才十五岁,年轻柔弱的肩膀上扛起了护送父亲灵柩归葬,照顾幼弟和母亲的重任。那时,勤劳、朴实、热情的郿邑父老请他留下,帮他安葬了父亲,并在这里定居下来。
后来,他住在秦岭北麓的大镇谷,在附近的“崇寿院”读书。嘉祐二年(1057年),他通过科考登上被誉为“千古第一榜”的进士榜,这一榜单中有:苏轼、苏辙、曾巩、程颢等十人,他们有的成为“唐宋八大家”,有的出将入相,有的成为一代大儒!
为官多年之后,他辞官还乡,在他曾经读书的崇寿院讲学、授课,求学者甚多。
他就是张载,后人称为“横渠先生”,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横渠四句”。
正是五月初夏的美好时节,眉县一望无际的猕猴桃地里,挂满了煞是可爱的毛茸茸的小果子。记者在横渠先生曾经试验“井田”的夫子渠边、居住的大镇谷上、安葬的迷狐岭中……捡拾北宋大儒的足迹。
智斗饿狼群 大镇谷定居
大镇谷,位于褒斜古道北口,据说,这里是曾经北出秦岭的一个重要驿站,不仅商贾云集,还有官兵驻扎,但因为五代时期战乱原因,而萧条下来。
然而,北宋时期的大镇谷却是一个较为繁华的小镇。
张载的父亲张迪在涪陵任职期间病故,按照古时的习俗,需要回到故乡河南大梁安葬,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那时的张载只有十五岁,还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
他与母亲及年仅五岁的弟弟,带着父亲的灵柩踏上了艰难的返乡之路。
据传,他们好不容易走出艰险难行的褒斜古道,却在临近道路北口时,遇上一群饿狼。张载记得老辈人曾说过,狼怕火,于是赶紧脱下自己的外衣,绑在一截木棍上点燃,驱赶狼群。此时,已经有饿狼把爪子搭在了他们马车的车尾上。幸好,少年张载勇敢机智,一边用火驱狼,一边赶着马车急速跑向大镇谷的谷口小镇。
摆脱了狼群,来到繁华的小镇,一家人如释重负。但是,在打听后得知,前方遇到了战事,难以前行。还好,热情的谷口百姓帮他在附近的迷狐岭安葬了父亲,按照古时礼制要守孝三年,他便在大镇谷住了下来。
张世敏是眉县张载祠第一任文物管理所所长,如今已经退休,同时也是张载第28代嫡孙。记者在眉县槐芽镇西柿林村见到他,西柿林村是张载后裔的一处聚居地,村里文化氛围浓厚。随后,他带着记者来到今天的眉县横渠镇大镇村,试图寻找张载曾经的足迹。
然而,往事已过千年,如白云苍狗,这里已经找不到一代大儒曾经居住过的痕迹。
“据说明代大文学家康海,曾来这里寻找张载居住的痕迹,就没有找到。如今,更是难找了。”张世敏介绍。
抬眼望去,距离大镇村不远,西南边的太白山巍峨苍茫,极目而去,心胸有一种壮阔、辽远之境。
于太白、关山留下诗词传世
在大镇谷定居后,张载一家在此以种田为生,他劳作之余也开始安心读书。闲暇时,他便去距离大镇谷十余里外的崇寿院读书。
学有所成后,张载去延州(今延安)拜访过范仲淹;在北宋京城,受到宰相文彦博邀请讲学;与苏轼同榜考中进士,在云岩、蒲城等地为官,同时四处讲学,声名鹊起!
正如上文所写到的,张载有一段时间居住在太白山脚下的大镇谷,据此推测,他对这座上古名山应该很有感情和诗性。
他有一首诗歌传世,名为《太白山祷雨》,“穷神方知化,雨雪自有无;万物本一气,阴阳主春秋;为政仿三代,井田为我求;八水验一方,旱涝足益收;唯望采风者,天下同一筹。”
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出,张载心怀百姓苍生的大爱、大德、大情怀!
张载还有一首词名为《度关山》,“度关山,循九州,省耕宽徭询明幽。人为贵兮,哀我人斯敢予休。”这首词哀叹民生,反映出他心牵百姓的一贯作风。
张世敏说,这首词是张载前去甘肃平凉上任时,路过陇县关山所作。
张载当年还去过扶风一处名为“贤山”的地方,也有记载称为“仙山”。
“在扶风,曾经有一处贤山书院,相传张载曾经在那里著书、研读。”张世敏说,“有一通石碑上的文字记录了一件事,明代著名御史王纶邀请杨氏父子,在此处游览,谈到这里曾是大儒张载居住过的地方。这通石碑至今仍在。”
奔忙于“井田”故于他乡安葬故乡
在前文提到了《太白山祷雨》一诗中,有句“井田为我求”,这恰恰表达了张载的一种民生愿景,就是成熟于西周时期的“井田制”。
张载51岁时,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辞官归乡回到眉县横渠。他一边在自己少年时读书的崇寿院讲学,一边开始试验井田。
此时的张载已经名声大噪,是当时的大儒,在横渠讲学时,来求学者甚多,其中不乏当时的名士。
张载在教书的同时,也很注重实践。据记载,他认为,井田制是解决当时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的良策,是“养民之本”,于是带领学生试验井田。
当时横渠附近有八条河水、渠水、泉水等环绕,如华阳沟、板桥沟、筒瓦沟、响泉等。张载和他的学生们,利用自然水源和原有的水渠,开发新渠,由此开始他们的社会民生实践。
“如今的扶风午井镇、西安的子午街道等,都有张载试验井田的足迹。”张世敏说。
张载58岁时,因为受到举荐再次到京城任职,又再次辞官归乡,路途中,在临潼驿馆病故。他常常接济百姓,加之试验井田散尽钱财,临终时竟没钱买灵柩,后来赶来的学生们出资将他接回眉县,与他的父亲、弟弟安葬一处。
张载去世后,后人将“崇寿院”改为“横渠书院”,以示纪念,也就是如今的张载祠。
记者跟随张世敏一路从张载祠向南而行,去拜谒张载墓。道路边、田野畔的渠水清澈见底,张世敏说,这条渠就是当年张载与学生们开凿的,历经修缮沿用至今。
到了大镇村的一个山岭上,这里就是张载墓了,一座“宋代儒宗”的牌楼赫然在目,威严肃穆,令人心生无限敬仰之情。
拜谒过这位大儒后,再次眺望如今的眉县大地,万木葳蕤,田野中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又回响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