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人民日报》讲宝鸡青铜故事


  本报讯青铜器是周秦文明的典型代表,也是宝鸡最炫目的宝藏。近日,《源远流长的鼎文化》《青铜之乡识铭文》两篇文章分别在4月6日、4月25日的《人民日报》7版、5版《文物有话说》栏目中刊发,讲述了宝鸡的青铜故事。
  青铜为“国之重器”,中国青铜器的顶峰在商周时期。宝鸡作为周秦文明发祥地和都城所在地,以青铜器的“数量多”“历史久”“种类全”“铭文精”四个方面胜出,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源远流长的鼎文化》《青铜之乡识铭文》两篇文章的作者系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陕西省社科研究院宝鸡分院特约研究员陈亮,由人民日报记者张丹华采访整理。全文介绍了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及宝鸡作为周秦故里,出土西周时期为主的铜鼎的类型、特点及铭文意义。
  周人、秦人的活动,给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就像我国著名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专家李学勤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国青铜器研究中的一系列大问题,都可以通过宝鸡青铜器得到解决的钥匙。”陈亮表示,宝鸡出土的青铜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宝鸡青铜器,也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看中国,来宝鸡”!本报记者王星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