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引渭渠之利:
滋润农田二百八十万亩
本报记者朱百强
  四月的宝鸡,春光灿烂,鲜花怒放,美不胜收。在我市北坡上,引渭渠像一条玉带伸展开去,周边的树木郁郁葱葱,五颜六色的花儿点缀其间,各类鸟儿在树丛中鸣叫,呈现出一幅鸟  语花香的生态美景图。
  日前,记者在宝鸡峡引渭渠渠首——林家村水库大坝上眺望,只见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碧波荡漾的库水绵延几十公里。大坝下面,长达200多公里的引渭渠从此向东延伸,清澈的渠水正在汩汩流淌。大坝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这座水库最初建于1971年,当时只有一个27米高的拦河坝,没有多少蓄水能力,后来大坝加高到了49.6米,库容量达到5000万立方米,在保证农田灌溉、防汛度汛的同时,  还保障了渭河的生态用水。
  记者沿引渭渠探寻它的前世今生和因它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其实,引渭渠只是宝鸡峡引渭工程的一部分,这一浩大的水利工程1958年开工建设,1971年完工,在物资匮乏、机械化程度低的年代里,数以万计的民工用原始的施工方法完成了  这一工程,堪称奇迹。
  引渭渠沿我市北坡蜿蜒向东,穿过我省渭北14个县区78个乡镇,仅在宝鸡境内就有127公里。其中,在陈仓区、岐山县、眉县和扶风县灌溉面积达40多万亩。  
  陈仓区千渭街道光芒村是引渭渠受益村之一。记者在这个村采访时看到,群众正在灌溉小麦。一名村民说:“去冬以来干旱少雨,地墒不足,我就赶紧浇地了。用引渭渠的水,很方便!”随后,记者来到该区东关街道西秦村,一名村干部指着绿油油的麦田说:“这都是春灌过的,你看,长势就是不一样。”(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像西秦村一样,每年春季,我市有很多村子用引渭渠的水浇地,引渭渠已形成了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灌溉网络,有效灌溉面积达282.83万亩。
  这是一条惠民渠!记者从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了解到,自从修建了引渭渠,我省渭北地区粮食亩产由150公斤提高到663公斤,引渭渠建起至今灌区净增粮食4000多万吨,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宝鸡峡灌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三秦第一大粮仓”。
  记者在金台区群众路看到,一些市民在引渭渠边的广场上散步游玩。一位老太太说,她每天都要到这儿打拳舞剑,广场周边绿植多,花儿开,鸟儿叫,是个锻炼休闲的好地方!据了解,近年来,金台区在引渭渠边修建了各类小游园、小广场,清晨或黄昏,市民在游园、广场唱歌跳舞,丰富了文体生活。
  引渭渠还是条生态渠!它不但改善了宝鸡的农业生产条件,也改善了宝鸡的生态环境。宝鸡是个缺水的城市,有了这一渠活水,北坡栽植的树木得以存活,沿途水汽氤氲,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昔日的黄土坡变成了树木茂密的景观带。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