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捆扎钛棒丝 我市一家钛产业民企在生产钛产品 我市一家钛产业民企生产的医用钛材 产业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读出他的“抱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钛金属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宝鸡钛产业规模占全国60%以上,占世界钛材产能2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钛谷”。如果说宝钛集团等大型国企在宝鸡钛产业中稳居“老大哥”的位置,那么近年来宝鸡500余家钛产业民企正以“钛二代”的身份,由弱到强逐步蹚出一条高速发展之路。
横看成“岭”打造科技化“专才”
500余家民营企业,95个牌号、240多个品种、5000多种规格的钛及钛合金材料……宝鸡的钛产业正在形成一座雄伟的钛“岭”。正所谓巍巍高山起于垒土,宝鸡的钛产业民企发展,实际上也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
宝鸡鑫诺新金属公司就是由弱到强成长起来的“专才”。
2007年初,该公司股东大会上,时任股东之一的郑永利提出“聚焦医疗行业”的设想时,质疑和反对声此起彼伏。的确,当时国内医用钛合金材料几乎是“洋货”的天下,一个民企想在这一高端领域争抢市场蛋糕,无异于天方夜谭。
“欧美能造,凭啥我们不能造?”郑永利的话掷地有声。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后,企业生产的医用钛合金材料却陷入“叫好不叫座”的窘境。背起旅行包,他上北京、下广州,行程遍及大半个中国,硬生生凭借过硬的质量敲开了市场大门。
2012年,企业产值达到3000万元;2015年,突破6000万元;到2019年,已达1.3亿元;而2020年,宝鸡鑫诺新金属公司预计产值将超过1.7亿元。短短十余年,这家钛产业企业从一家作坊式小厂,发展成拥有德国ALD真空自耗炉、进口线材冷轧机等先进设备280余台(套)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董事长郑永利自豪地说,在医用钛合金材料这一领域,公司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5%以上,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医用钛合金材料研发制造企业。
截至目前,宝鸡钛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海绵钛—钛铸锭—钛加工材—钛合金材—钛复合材—钛材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品链条。钛产业“专才”的背后,实际是高新技术的支撑。目前宝鸡钛产业民企“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超过20家。从翱翔天际的大飞机,到乘风破浪的海洋舰艇,再到隆隆驶过的军工战车……宝鸡钛产业民企生产的钛产品出现在许多领域,这些企业在“海陆空”的大格局下开展科研攻关,加大研发生产能力,成长为一个又一个“专才”。
侧看成“峰”实现外向化“生财”
在“一带一路”上,一个产业的硬实力,直接影响其外向化的主动权乃至话语权。曾几何时,宝鸡钛产业民企发展之初,很多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出口创汇遥不可及。然而,当下宝鸡钛产业民企正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刷新着对外贸易的一个个纪录。
“15公斤钛材,500美金,这是9年前我们企业出口的第一单。”宝鸡瑞熙钛业公司董事长贾少辉至今对此记忆犹新。当时这家企业从事钛材粗加工业务,在国内钛材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萌生了开辟海外“第二市场”的想法。
通过互联网,贾少辉看到了德国一家企业这个价值500美元的“小订单”。在与对方多次讨论细节后,做成了这笔跨国贸易,同时也将国际市场推开了一条“门缝”。一颗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随着公司业务量的不断扩大,这家民营企业完成了外贸出口的“三级跳”,成为宝鸡钛产业第一个出口额过亿元的民企:
第一跳,苦练内功,对产品质量“锱铢必较”,瑕疵产品一件也不能出厂;
第二跳,趁势起飞,2015年出口额仅仅40余万美元,却积攒下良好的客户口碑;
第三跳,一飞冲天,2019年出口额达到1480万美元,成为宝鸡钛产业民企出口“状元”。
对内提升质量,对外连接市场,这正是宝鸡钛产业民企外向化发展的密码所在。截至目前,民企“宝鸡造”钛产品,已经远销美、日、德、法、英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波音、通用、空客、斯耐克玛、古德里奇、庞巴迪等国际知名公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2019年全市钛产业出口总额为11.78亿元,其中钛产业民营企业出口额达到5.6亿元,而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俯看成“林”生产多元化“全材”
宝鸡钛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500余家钛产业民企如同一个“森林”,相互间“补”足短板,“链”出优势,最终生产出百花齐放的产品,以“全材”之势打开市场。
钛铸锭、钛锻件、钛板带、钛棒丝、钛管、钛粉、钛设备、钛复合材……各种“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企业关系,为钛产业民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动能,更形成了集群效应。
集群效应也促进钛产业民企实现了百花齐放。宝鸡巨成钛业公司是国内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钛产业民企,这家以钛铜复合棒、钛电解槽等拳头产品闻名业内的企业,如今已经开始进军日用品领域。在该公司的展厅中,有钛制炒锅、水杯、眼镜、筷子、勺子、养生壶等数十种产品,这些产品正以“亲民价”走向市场,未来市场需求强劲。
这种集群效应还让钛产业民企在竞争中形成了面向高、精、尖发展的态势。在宝鸡高新区,宝鸡大力神新材料股份公司正在兴建大型锻造加工新园区,厂房内,各类机械正在紧张安装和调试。不久,这个厂房还将安装一台斥资近亿元从奥地利采购的RF-40精锻机。这台设备的精度放眼亚洲也是独一无二的,有了这台设备,这家公司有信心在一年之内将产值从20亿元提升到50亿元。
细看有“瑕”推进协作化“出彩”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已经形成“雁阵”的钛产业民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需要正视自身短板和不足,才能在未来更加出彩。
宝鸡钛产业协会相关人士认为,宝鸡钛产业民企在未来的发展中,仍需克服两大短板,才能真正内挖潜力,外蹚市场:其一,总体来看,规模和总量仍有巨大潜力可挖,中低端产品数量占比较大,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其二,在高端材料研发、中高端钛制品和民生用品开发推广应用上还存在不足。
的确,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例如,钛铸锭、钛锻件、钛板带等产品,很多企业都在生产,但真正形成产能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民企却是凤毛麟角。高端材料研发、中高端钛制品和民生用品开发推广,或受制于企业科研力量,或受制于企业开拓市场魄力,明显处于慢半拍的境地。以百姓日用品领域的钛产品研发和推广为例,很多时候,受制于群众认知度等因素,一些产品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如何补足这两大短板?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必须以企业的充分协作来补足这两大短板。这样,各企业就会立足产业链找好定位,一方面企业不会贪大求全、盲目投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和提升竞争力。
宝鸡钛产业正在打造千亿产业集群,钛材加工、检测、交易等配套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未来补足这些短板,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宝鸡·中国钛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