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刁江岭
一场疫情,让全市工业企业按下“暂停键”,但是暂停终有恢复启动的一天,疫情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宝鸡的工业企业像一个个蛰伏的善跑者,正在舒展筋骨、释放能量,信心满满地跑进春天里。
复产遇瓶颈发展受阻碍
2月10日,我市疫情防控转入企业有序复工阶段,但是一个多月后,部分企业产能效益未达到最大化。“复工不是复产,达产才见成效。”我市工业企业领域一位专业人士说,有的企业虽然复工了,但是产能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横亘在复工企业面前的,还有一些困难。
复工初期,因为防疫物资不足问题普遍存在,部分企业缺乏口罩、防护服、测温枪等,只能开启部分车间或生产线。有的企业由于员工分散在外地,只能分批返岗,不能一复工就开足马力全负荷生产。还有一些企业,因为上下游产业链复工时间不一致,导致原材料不能及时供给,产能无法完全释放。我市一户纺织企业今年初就拿到大批订单,本想春节收假后大干一场,然而受疫情影响,复工没几天,原材料就快断档,负责人四处联系,对方企业要么处于停工状态,要么交通运输存在问题,企业面临停工危险。
资金紧张,也是一些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2月初,有的企业转产防疫物资,或改造生产线,或新建生产线,又遇原材料大幅涨价,企业资金遭遇瓶颈,无法释放产能。有的企业受疫情影响,产品销售渠道不畅,资金不能及时回笼,给后续生产带来困难。
中省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降低用电用气成本、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有的企业没有吃透政策,不能用足政策,没有享受到政策红利。
打出“组合拳”送上大礼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实现跨越发展关键一年,如何降低疫情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2月17日,我市启动“四个一”帮扶机制,打出一套“组合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市派出13个指导组、66个工作组、715名领导干部、1194名干部下沉一线,“一企一策”精准帮扶1616户企业,协调解决员工返岗、防疫物资、交通物流、信贷周转、原材料供应、产业链配套等具体问题。
3月16日至19日,仅用4天时间,陈仓区工信局3个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指导组走访了49户工业企业,为宝鸡昌顺纺织、宝鸡瑞熙钛业、宝鸡晋旺达有限公司等减免土地税、房产税等,帮助企业享受到电价、水费等优惠政策。一位企业负责人仔细阅读了市工信局汇编的《中、省、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指南》后,高兴地说:“里面全是‘干货’,不仅梳理了中省市出台的13个方面58项优惠政策,还逐一说明了办理主体、办理流程、申报条件、联系方式等。”
市国资委针对部分国有企业防护物资短缺、流动资金不足、产业链不畅等问题,加大协调力度,先后为西凤集团、投资公司送去3000多只医用口罩、30支测温枪。我市各职能部门相互协作,先后为华英包装等870多户企业解决了员工返岗问题,为260余户企业开具物流路条,为300余户企业提供原材料、人力资源、运输、配套产品等网上供需对接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我市银行业机构累计为504户企业发放贷款12.55亿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企业全复工产能在提升
3月18日,陕西宝光集团有限公司复工复产后,产能达到90%以上,集团生产单位开足马力、争分夺秒生产,营销人员抢市场、抓订单、保发展,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取得积极进展。
3月20日,在榆林神延西湾露天煤矿,陕西红旗民爆集团鹏程爆破公司的技术人员在做爆破前的准备。目前,红旗民爆14个分公司已全面复工复产,公司炸药板块释放产能近6000吨,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2月17日复工后,2月21日制酒制曲产能达到100%,2月底成品系统产能恢复,实现全员上岗,满负荷运转,生产经营步入正常轨道。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复工复产一个多月来,累计产出钻机24台,生产泥浆泵70台、压裂车24台。其中,复工后生产的第一套钻机从部件入场到完成起升,仅用了8天时间。
有序复工,是迅速复产的前提。按照党中央要求和省上部署,我市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工业企业严格落实“三个责任”,做到“六个到位”,实现有序复工。截至3月23日,全市795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应复尽复”,企业产能在逐步提升。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宝鸡工业企业正在全力恢复产能,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跑赢时间,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