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六旬老人义务喂鸟近20年

  本报讯家住市区新建路东段香榭里街区的汪玲老人,从2001年开始,每天天未亮,便提着小米、馒头等食物,到市区渭河公园给小鸟投食,至今未曾间断,她的爱心善举受到众人赞扬。
  渭河公园有个义务“喂鸟人”
  “有位老太太,60多岁,每天天还黑着就来喂鸟,天天来。”市区渭河公园的几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她这样做已经一二十年了,每天来得早、走得早,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3月18日7时,天刚蒙蒙亮。记者来到渭河公园“棋盘广场”对面的
  小广场,看到一位老人提着一个购物袋也走到广场上。广场边的绿化带内、树上,一大群小鸟叽叽喳喳。刚来的这位老人中等身材,戴着口罩。她从购物袋里掏出馒头,用手揉碎,放到一个石凳上面(见右图),又拿出一袋小米,撒到树下的空地上。“小鸟快来吃——”她口里喊着,招呼着小鸟来吃食。她撒完食刚转身,一大群小鸟就飞过来抢食。这位老人就是义务喂鸟人汪玲,她说自己喂鸟近20年了,除了特殊原因,从未间断过。
  “这些小鸟就是我的孩子”
  汪玲今年65岁,是宝鸡市第二印染厂退休职工,老伴从铁路部门退休,家住市区新建路东段香榭里街区。汪玲从2001年开始到渭河河堤附近锻炼身体。“冬天一下大雪,啥都被雪盖住了,这些小鸟没吃的,感觉很可怜。”汪玲说,她怕小鸟找不到吃的挨饿,每次到公园来锻炼,就顺便把家里的剩饭剩菜装到塑料袋里,带到渭河公园,倒到树下干净的地方。刚开始,小鸟害怕她,她倒完食离开好长时间小鸟才敢过去吃。现在,汪玲对这些鸟非常熟悉,她说,来吃食的这些鸟中有喜鹊、麻雀,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都已经熟悉她了。
  汪玲说,她和老伴只有一个女儿,工作单位和婆家在辽宁锦州,她与老伴平时也不用看孙子,是这些小鸟带给她许多快乐,让她有事可干,有所牵挂。如果汪玲有事,就让老伴去喂。如果老两口到辽宁女儿家去,就委托邻居去喂。
  带动其他人加入喂鸟行列
  “邻居都知道我喂鸟,非常支持,谁家有了剩饭、小食品就给送来了。”最初,汪玲只打算在冬天给小鸟喂食,三个月后,喂鸟竟成了她的一个习惯。慢慢地,小鸟与汪玲熟悉了,在公园她喂鸟食的地方,来吃食的鸟越来越多,每次都把鸟食吃得精光,只靠剩菜剩饭已经不够这些鸟儿吃了。从2002年开始,她从市场上掏钱买小米、大米、馒头来喂养这些小鸟。“买鸟食,平均每天花2元钱左右,不心疼。”汪玲说,买鸟食喂鸟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许多人被汪玲义务喂鸟的爱心感动,先后加入到义务喂鸟的行列。今年69岁的侯秀萍经常与汪玲在一起锻炼身体,受其影响,侯秀萍从2017年开始从家带食物喂鸟;在渭河公园西段,几个爱心人士受汪玲影响,也长期给野生鸟儿投食。
  本报记者马庆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