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春日的暖阳下,凤翔县柳林镇亭子头酒海加工专业合作社门前,十余位村民正在手工编织近3米高的酒海。他们一个个技艺精湛、动作娴熟,忙得不亦乐乎。
亭子头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拴明介绍,酒海是不可或缺的酿酒容器,他们村曾有编织酒海的传统,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钢制酒海的普及,手工编织的酒海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人们对酒的品质有了更高追求,相比钢制酒海,手工编织的酒海更透气,于是,酒海编织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最近,我们的酒海加工专业合作社正式开工,标志着这项传统技艺时隔近30年重现‘江湖’。”
酒海体量巨大制作工序复杂
当天,笔者来到凤翔县柳林镇亭子头村,老远就看到几个巨型“箩筐”矗立在路边。
亭子头酒海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王虎田说,这就是手工编织的酒海,高约2.9米,直径约2.2米,可储酒近8吨。
笔者看到,村民们正忙着编织酒海,5个人站在近两米高的架子上,围成一圈编织酒海的口部,2个人站在酒海内部打磨、裱糊、刷黏合剂;旁边还有2个人,有条不紊地编织酒海底子。
王虎田介绍,编织酒海首先要采购荆条,每根直径1.5厘米左右,然后将荆条破成三条,这就是编织的原材料。酒海要从底子编起,就像砌墙一样,基本一天就可以编好一个。
编好后还要进行裱糊,裱糊用的是麻纸,三张纸为一层,刷上用猪血、生石灰和鸡蛋清调配的黏合剂,贴在酒海的内壁。酒海都要裱糊50层,一层干透之后才能裱糊下一层,因此酒海的制作周期在两个月左右。
追求更高品质重拾传统技艺
亭子头村距离西凤酒厂很近,村民们编织酒海的技艺是从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
王虎田说,他爷爷就会编织酒海,后来传给他父亲,他又跟着父亲学,18岁起就从事这一行当。上世纪80年代,村上有三四户人家都以编织酒海营生,现在合作社的工人大都是以前的手艺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也近50岁了。
为什么要重拾这门技艺?王拴明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编织的酒海很有市场,1987年,村上就曾给西凤酒厂做了70个大酒海,说到这里,他拿出当年的订单,笔者看到,票据上的总价为66500元。后来,各酒厂陆续用钢罐、不锈钢罐等做酒海,手工编织的酒海逐渐被淘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村里人就再没做过大型酒海了。
但现在,人们对酒的品质有了更高追求,钢罐、不锈钢罐酒海不透气,对产品的质量有影响,因此,有酒厂联系村上定做一批手工编织的酒海。“这一批,我们先做10个8吨的,每个价格约1.5万元。”王虎田说。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正在编织酒海底子的村民王西田今年76岁,他告诉笔者,他们家族的人都会编织酒海,以前凤翔虢王、彪角一带也有人做这门生意,现在不少老手艺人都不在了。这些年,虽然本地没有需求,但他一直没闲着,跟侄子走南闯北,去甘肃、宁夏、广东等地编织酒海,如今,考虑到年龄大了,就在村里合作社干。
虽然身为村干部,但王拴明也会编织酒海,在现场当起了技术指导。王拴明说,他父亲就是编织酒海的手艺人,他耳濡目染也学会了这门技术。如今,老手艺焕发新生机,让村上30多个有这门手艺的人,一下子感到有了用武之地,村上也希望发展这项产业帮助群众提高收入。
“如果不是疫情影响,我们早就开工了。”王虎田说,为了保护这门手艺,他们申请了国家专利,现在合作社有20多人,可以年产5吨以上酒海200个,目前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完成订单。
西凤酒海
为了更好地储存和运输西凤酒,先民们经多次实验,用荆条做成了特殊储酒容器。该容器体积庞大,盛酒可达数万斤,被称之为酒海。一般而言,酒海直径2米至2.5米左右,高约3米,一般可储存5吨到8吨酒。其原料选择、制作工艺即使放在今天,仍然繁琐、复杂。
精湛的制荆、编荆、裱糊和封蜡技巧代代相传,从原荆收割到制成酒海,至少需要经过100多道工序,300多个时日。曾经有人对酒海做过储水试验,没承想水很快便渗出酒海,而储酒却滴酒不漏。科学研究发现,酒海内层当盛满酒时就会形成一层凝胶膜,这种生物膜具有防漏、除杂和醇化的独特功能,一方面保证酒不会渗漏出来,同时又保障了酒与外界进行呼吸作用,吐故纳新,排杂集醇。
西凤酒海最神奇之处在于“会呼吸”。酒海中储藏的酒通过“呼吸”,完成了除杂的过程,酒中各种酸、酯、醇等香味物质逐渐达到平衡,乙醇和水分子紧密结合,并溶入一些对人体十分有益的长链脂肪酸,使酒的口感更加绵甜爽口、回味悠长,这也是凤香型白酒区别于其他香型白酒的重要条件之一。酒海是历代西凤酒储存和运输的最佳容器,据了解,西凤酒海从宋朝使用到现在,是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容量最大的储酒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