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利用互联网进行疫情排查、开设空中课堂等,这些平日里不常用的功能在此时都变成了刚性需求,这对互联网产业而言,是一场考验,更意味着机遇——
疫情考验下互联网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魏薇
    我市12345市民热线平台在战“疫”期间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地互联网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作用

    某公司给学校调试测温设备

    学生在家上网络课

  数字技术助力战“疫”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监测分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疫情期间,我市各县区均通过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委会,以手机为载体,向群众发送健康信息二维码,掌握人员健康状况。“居民每天通过手机,填写个人健康情况,方便快捷,对于从外地来宝的人员,我们也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然后再进行精准排查。”凤翔县一位镇干部说。
  实时采集个人健康信息数据,密切关注疫情发展,需要大数据的支撑。我市几家互联网企业,立即组织软硬件开发人员,投入到疫情防控健康申报卡的开发上来。宝鸡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开发的二维码,便于用户进行前端非接触式排查申报,若用户方需要数据,我们公司的后端可统计分析数据,这样大大提高了县区疫情防控申报的效率。”
  连日来,位于市区的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开发的“就要去”重大公共事件防控管理服务系统,除了对居民基本信息进行摸底统计外,还对那些确需进出小区的居民实行扫码进出,精准管控人口流动,避免防控过紧造成矛盾、防控过松造成漏洞等问题。
  按照宝鸡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安排,市委网信办联合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市公安局,收集与排查工作有关的数据一并下发各县区,增强了县区排查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火速开发的宝鸡市疫情防控分析系统,定时收集排查防控、医疗救治等方面数据,用可视化图表和大数据展示每日最新疫情、疫情排查、医疗保障、每日快报等信息,为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实时掌握全市疫情动态,精准分析研判疫情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决策,及时提供了数据支撑。
  按照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的要求,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将市联防联控申报电话3263585整合至12345市民热线平台,开通了各县区疫情防控办公室工单接收办理系统,提高了工单办理效率。截至3月9日24时,累计受理涉疫情来电11027件、来信176件,办结归档11140件,办结率99.44%。市民通过热线提供的722条湖北来(返)宝人员、车辆信息第一时间转派县区核查,均已全部办结。
  “隔空服务”便民利民
  面对疫情,很多线下服务转为线上办理。日前市民张彬在“交管12123”平台上,就办理了申领机动车六年免检标志等手续,十分方便。
  目前,我市互联网平台可以在线办理50余项交管业务,广大群众通过“交管12123”APP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办理涉及车驾管(补换领行驶证、驾驶证,机动车六年免检标志申领,机动车号牌补换领)、违法处理(电子违法、现场违法)、事故快处等交管业务。如今这个APP个人注册用户63万余人、单位注册用户1456家,疫情期间已为群众提供各类交管服务累计达数万次以上。
  这段时间“零接触”金融服务需求也格外凸显,考验各家银行的数字化服务水平。家住高新区的李芳萍,今年春节期间在浦发银行有一笔整存整取的定期存款到期,她怕银行线下办不了业务,于是就在银行的手机APP上操作,按照原存单期限进行了转存。
  我市多家银行在疫情期间,都在线上推出存款类、理财类、三方代理类等产品;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用户在手机上还能获批信用卡使用权限,企业贷款也能通过线上审批得到办理。因此银行的线上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很大。
  近段时间以来,“空中课堂”保障了学校停课不停学。但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学校在操作上面临诸多难题,本地的互联网企业发挥运维优势,积极为学校进行设备调测,开展技术服务。
  还有一些互联网公司为县区开发“网上人力市场”,像陇县专门针对农民工就业而开发的“掌上就业”微信小程序,帮助农民工在网上找工作。
  各家医院的网上预约挂号得到充分应用;宝鸡市公交公司推出“宝鸡公交”APP,乘客在手机上下载后可实时了解车辆行进位置。
  疫情期间各类生鲜和餐饮企业纷纷主动“触网”,利用互联网各种工具服务群众,第一时间送货上门、送服务上门,为自己的经营插上了网络的翅膀。疫情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也促进该行业服务模式和经营思路的转变,线上线下融合是未来发展方向。
  推动数据融合和协同创新
  我市围绕数字经济发展,这些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覆盖三区九县的主次干道通信管网,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600T以上,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到100%。“互联网+”在行政事业管理、景区建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商业推广等领域应用日益普遍。
  但在这次疫情面前,也暴露出我们在互联网设施布局和应用上的一些不足。比如从前搭建好的一些网络系统,此时不能迅速应用到应急防控上,需要专门做针对疫情的信息采集上报系统,而本地具备软硬件开发能力的互联网公司为数不多。此次疫情期间,本地互联网公司发挥了巨大作用,未来需要更多技术见长的互联网公司应急上阵。
  再者,行业部门之间信息壁垒仍未彻底打破,社会数据聚合应用短板明显,在信息收集共享上还不顺畅;服务民生的触角延伸不够,百姓的线上物资采购多处于民间自发状态,大量生鲜供应商还未能与百姓直接建立供应关系,物流下沉和配送还存在诸多卡壳点。
  此次疫情期间,供需矛盾所暴露出的问题,对我市互联网产业而言,意味着挑战和机遇的到来。多家互联网企业负责人认为,数字政务要发挥好作用,面临着互联互通难、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的问题,我市可利用这次疫情防控积累的数据和经验,打破系统壁垒,构建市级产业大数据平台,汇聚大数据技术开发、大数据应用与大数据服务企业数据资源等,形成一个高效的数据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数据接口。只有将行业大数据开放,多增加产业数据汇集接口,拓宽数据采集渠道,才会激发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也才能涌现更多的富有创新力的互联网企业。
  这次疫情也给整个社会如何正常运行提了个醒:所有的生产和服务行业都要“拥抱”互联网,“拥抱”5G,利用云平台、云计算来为社会提供基本技术支撑。据了解,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日前已着手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做了规划,未来我市将着力引进一批行业影响力大、产业带动性强的大数据龙头企业落户宝鸡,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骨干企业,孵化一批在大数据细分领域深耕细作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构建多层级、梯次化的产业创新主体队伍,壮大产业发展主体。
  未来不仅是工业云平台建设,云化还将在农业、文化与旅游、金融、科技等领域融合发展,数据会变成新的生产资料,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数据融合和协同创新。互联网企业要适应这种趋势,更深地了解客户需求,从供需痛点上寻找创新方向,从而推动行业发展。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